人保APP车险线上服务勇探「深水区」,上牌、过户五分钟轻松搞定

 

河北保定的老王最近购入了一台二手车,兼顾做生意和家用。但到过户的时候却犯了难,因为原车主在外地要半个月才能回来,无法到现场一起办理保险过户,由于是新手怕直接上路发生意外,情急之下咨询了当地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人保的客服人员告知老王双方在线上就可以轻松的办理保险过户,只需要填写信息和扫个二维码就可轻松完成过户。

完全线上化的操作其实依托的是中国人保线上营业厅的「保单批改」功能,以前只在湖南湘潭、福建泉州等5个试点城市才可以使用,而从2025年4月起,网上营业厅已经扩展到包括河北、天津、海南等24个省144个地区。

线上营业厅是人保APP内针对车险用户推出的线上服务专区,支持保单批改、新车上牌、车辆过户、信息变更等传统需线下办理的业务全流程线上化。覆盖城市的所有人保用户都可以通过线上营业厅在线办理新车车险关联车牌号、二手车过户后的保险过户、车险保单手机号信息变更等高频业务。流程方面,用户通过人脸识别、电子签名等技术,5分钟内即可完成操作。这些服务彻底解决了车主曾因线下服务效率低、流程复杂而放弃保单变更需求的问题。

短短一年间,中国人保就将车险相关的线上服务从5个城市扩容到24省市,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背后究竟有哪些动因呢?

从「销售线上化」向「全流程服务线上化」转型,车险业务需重构价值链

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突破1961.42万辆,但保单完成及时过户的比例却并不高,导致每年有大量保费因「保单真空期」流失。线上营业厅的扩容直接瞄准这一增量市场,实现「车辆过户+保单过户」一键联办,业内人士分析这一举措可带动人保车险续保率持续提升。

2022年央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要求加速金融业数字化转型,车险作为高频服务场景成为重点改革领域。而大部分保司的认知仅仅局限于保险的「线上销售」,大部分与之关联的业务仍需要线下办理。在传统线下车险服务中,车辆过户需提供8类纸质材料,平均耗时3小时。

而线上营业厅通过数据互联(如交管部门车辆登记信息直连)将流程压缩至5分钟,大大提高了用户车险全流程业务办理的时效性,是对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深层次理解和落实。

除了解决保单基础服务外,车险服务与APP内整合的一键加油、道路救援、车险试算等增值功能形成完整的「保险+车生活」的生态闭环,提升用户服务获得感的同时,也提高了用户APP打开率,使用户从被动理赔转向主动风险管理。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线上营业厅的扩容标志着中国人保APP正通过接入保险以外的服务从工具型平台升级向生活服务入口转型,以车险和加油这类高频次的产品和服务去带动健康险这类低频产品的曝光与转化,也许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保APP就可能成为「保险界的支付宝」。

从「车险」到「出行生态保险」,精细化运营如何破局同质化竞争

随着新车、二手车市场的不断增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车险将成为各大保司财险板块的必争之地。随着竞争的加剧,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且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破局,是横亘在各大保司车险业务面前的一大难题。当线上化成为基础设施,竞争焦点将从「功能完备」转向「体验差异」。而各大保司也因势利导,依托自身优势推出了精细化运营的方案。

平安「好车主」APP通过UBI车险(基于驾驶行为的定价)打造「千人千面」的定价模式,其「安全驾驶折扣」吸引了大量活跃用户;大地车险也通过科技手段将传统车险的繁琐流程简化为「指尖操作」,将便捷性做到极致,也收获了不少用户的青睐。人保若能进一步扩大服务的覆盖区域,持续丰富服务品类,将线上营业厅升级为「车生活服务平台」,整合出更加完善的「车后服务生态」,或将开辟继保费收入后的第二增长曲线。

从5市到24省的扩容,只是人保车险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注脚。这标志着中国人保APP车险数字化进程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这一动作背后,是车险行业从「销售线上化」向「全流程服务线上化」转型的缩影。 当行业进入「成本趋同、体验决胜」的深水区,唯有通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将保险从「风险转移工具」进化为「出行服务伙伴」,方能在这场马拉松中持续领跑。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