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交所网站消息,北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2025年第3次审议会议结果公布:岷山环能(873827)顺利通过审议,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及信息披露要求,成功过会。
公开资料显示,岷山环能是一家集原生资源清洁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高新材料制造为一体的资源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据岷山环能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发行股份不超过7000万股或不超过8050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情况下),募集资金2.95亿元,用于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一期)、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项目(一期)、网络智能化城市矿山回收系统项目(一期)、材料科学与城市矿山联合实验室项目、岷山环能光伏综合智慧能源项目。
经营业绩逆势增长显韧性,抗风险能力凸显
据招股书披露,2022 年至 2024 年,岷山环能营业收入分别达 25.99 亿元、29.40 亿元和 28.95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4612 万元增长至 7298 万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25%。尽管2024 年受再生资源市场波动影响,营收小幅下降 1.52%,但公司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实现净利润逆势增长 19.17%。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公司对原生资源清洁生产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两大业务板块的精准把控。
值得注意的是,岷山环能提前预告了下一季度业绩情况,2025 年 1-3 月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79,000—81,000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19%-26.3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17.46%-35.5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 35.58%-60.23%,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利润延续稳健增长势头。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创新驱动增长
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岷山环能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核心发展的动能,2022-2024 年研发投入分别为 1436 万元、2056 万元和 2306 万元,占营收比例从 0.55% 提升至 0.80%。这一投入转化为显著的技术优势:截至 2024 年末,公司累计获得 57 项专利(含 12 项发明专利),参与制定 7 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正在以牵头单位或主要参与单位的身份承担实施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专项2 项,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 7 项,公司的核心技术“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三连炉技术于 2016 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成为国内铅冶炼主导工艺之一。
国家级技术引领,构建行业壁垒
公司的核心技术“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三连炉技术系 2010 年左右为解决第二代铅冶炼主流技术“富氧底吹炉氧化熔炼-鼓风炉还原熔炼-烟化炉提锌”存在的液态高铅渣冷却铸块后再进入鼓风炉还原熔炼造成的大量热量损失问题,由岷山环能联合中国恩菲开展的全新热还原工艺研发项目。
在该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岷山环能投入数亿元,建成一座年产 10 万吨级铅冶炼的工业化装置,同时在工艺选择、路线确定、工况条件的选取优化、核心装置研制、人力资源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经过两年的攻关,终于研试成功了以粉煤还原为特征的液态渣底吹还原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的三连炉冶炼新工艺,并在 2016 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被列入国家发改委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国家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现已成为我国铅冶炼的主导工艺之一。
站在 “十四五” 收官与 “双碳” 目标深化的历史节点,岷山环能凭借二十余年深耕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深厚积淀,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绿色发展为底色,在经营稳健与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双轮驱动下,正成为中国循环经济领域的标杆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本网站出于传播商业信息之目的进行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立场。本文所涉文、图、音视频等资料之一切权力和法律责任归材料提供方所有和承担。本网站对此咨询文字、图片等所有信息的真实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购买、投资等建议,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