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深圳市大为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大为股份,股票代码:002213.SZ)发布了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实现正向增长,达到10.47亿元,同比增长42.91%,全年收入首次突破十亿大关,业绩呈现强劲向好态势。
双轮驱动协同,业绩增长稳健
2024年,大为股份持续推进“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两大业务,整体业务发展稳中有进。公司半导体存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77亿元,同比增长51.31%,其增长受益于产品线的扩充以及客户的开拓。在汽车领域,旅游市场持续复苏和出口业务激增带动了大中型旅游客车订单持续增加,从而为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实现营收7441.78万元,同比增长51.37%,毛利率20.38%。同时,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也取得了突破,碳酸锂业务采取贸易与委托加工等方式,充分利用套保等手段,全年实现营收2284.31万元。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2024年研发投入为1511.60万元,同比增长132.77%,这一显著增长的背后,是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深远布局。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公司重点将研发资源投向了郴州锂电项目,旨在提高锂回收率并提高产品纯度。尽管面临行业结构调整和新项目投入期的双重挑战,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幅度已显著收窄至-4,840.70万元,同比减亏27.35%。这一趋势凸显了公司在逆境中的强大韧性与潜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公司在行业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与信心。
半导体主流产品获权威认证,融合新兴技术拓展市场
大为股份全资子公司大为创芯作为公司半导体存储业务的核心力量,主要产品涵盖 NAND、DRAM 存储两大系列。大为创芯新增BGA NAND Flash产品线,丰富Nand Flash产品品类,持续深化产品布局;在DRAM领域进一步完善了DDR3、DDR4、LPDDR4X商规/宽温级别系列内存产品,并完成LPDDR5样品认证;新增Amlogic、瑞芯微等主要芯片平台适配认证,积极推进龙芯和飞腾的CPU等适配信创平台的认证。这标志着大为创芯的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市场竞争力上得到了权威认可,为其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为创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半导体存储在AI等高端领域的应用,积极优化提升存储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对高性能存储的需求。随着这些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高性能、高品质存储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大为创芯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和技术优势,有望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汽车板块实现新突破
在新能源领域,大为股份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公司的新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大为股份郴州锂电新能源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以及碳酸锂委托加工和贸易业务。据了解,郴州锂电项目作为核心引擎,目前正处于探矿权转采矿权及产能建设的关键阶段,进展顺利且成果斐然。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取得重大突破:桂阳大冲里矿选矿试验采用“磁选 + 浮选”工艺,在磨矿细度较粗(-0.15mm占53%)的条件下,锂回收率大幅提升至 78%,“磁-浮”工艺的应用充分考虑了降低生产成本、石英和长石的综合回收以及环境保护,指标达行业领先水平;同时,矿石中石英与长石分离技术研发取得关键性进展,在弱酸性条件下成功产出 99.8%的高纯石英,其潜在附加值极为显著,为公司未来拓展高附加值产品线奠定坚实基础。在业务运营层面,公司通过海外及境内采购优质锂矿资源,委托碳酸锂企业进行生产加工,实现稳定的销售收入。此外,公司巧妙运用期货等金融工具开展套期保值操作,有效规避市场风险,确保新能源业务平稳运营。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公司新能源产业积累丰富资源,更实现了产业链的高效贯通,彰显出其在行业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与强大实力。
在汽车板块,大为股份锚定出口业务持续发力。公司凭借与宇通客车、厦门金龙、北汽福田等头部主机厂的深度绑定,保持了稳定供货关系,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新增多家海外贸易商合作,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此外,技术创新更是为产品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汽车事业部以电涡流缓速器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推出了适配新能源车型的TB21B-EV产品,其采用CAN总线通信技术,能够显著优化信号传输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公司首次成功实现了电涡流缓速器在新能源客车上的列装,并顺利实现出口,这不仅是技术突破的标志,更是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迈向国际市场的关键一步。
公司凭借“半导体存储+智能终端”与“新能源+汽车”的双轮驱动战略,成功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增长,营业收入首次突破十亿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市场竞争力。展望未来,大为股份将继续秉持创新与发展的理念,持续优化业务布局,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更加坚实的步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股东、客户与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向着更高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