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临港新片区发布跨境医疗方案,将打造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

3月31日,临港新片区举行跨境医疗方案发布会,会上出台《临港新片区发展跨境医疗 推进国际医疗服务集聚区建设实施方案》,临港新片区跨境医疗服务中心与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旨在充分激发境内外医疗服务资源活力,推动医疗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跨境医疗创新在临港先行先试。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社会发展处袁敏介绍,《实施方案》从“推动高水平医疗服务资源集聚”“促进跨境医疗服务要素便捷流动”以及“提升医疗服务国际化水平”三个维度提出了12项任务,并具体细化到执行部门,建立新片区推进跨境医疗专项工作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积极争取跨境医疗创新突破举措在新片区先行先试,制定新片区跨境医疗专项政策。

《实施方案》具体包括:鼓励境外资本投资开设医疗机构,重点鼓励发展高端品牌国际化医院;推动国际医疗保险便捷结算,推动商业保险机构开发跨境医疗保险产品;探索医疗健康领域数据分级分类开放,推动医疗健康数据共享、跨境传输等创新试点落地新片区;开发跨境医疗增值服务产品,加强新片区跨境医疗服务资源与上海市全域优质资源协作。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组建临港新片区跨境医疗服务中心和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畅通患者跨境医疗和药械进出口路径,形成国际宣介、转诊等完整跨境医疗服务流程,营造临港国际医疗学术氛围,以典型案例引路实现跨境医疗制度创新和“临港案例”突破。

到2030年,医疗资源跨境流动更加便利,集聚一批高水平国际医疗服务资源,形成聚焦复杂手术、疑难杂症等的严肃医疗资源组团,聚焦医疗美容、高端体检等的消费医疗资源组团,以及聚焦基因技术、细胞治疗等的前沿医疗资源组团,构建良性互动、融合发展的国际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临港新片区医疗服务水平“提上去”,服务国际医疗旅游、康养旅游“留下来”。

活动中,临港新片区跨境医疗服务中心和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现场揭牌。袁敏表示,“跨境医疗服务中心会为患者提供从境外咨询、入境、就医陪护等全流程的服务,使患者可以在国内的就医十分顺畅和便捷。同时还会和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一起开发国际医疗保险产品,并推进医疗机构和国外的商业保险机构合作,加入保险网络,方便境外患者在国内就诊时结算支付。”

会议现场同步落地了2025首批跨境医疗签约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合作签约、跨境医疗服务合作签约、跨境医疗保险和结算合作签约、跨境医学教育签约等,涉及中医、口腔、心理等一批医疗服务机构和医院、医疗保险和医学教育等多领域跨境医疗合作。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