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浪潮澎湃,资产证券化风起云涌,首程控股(0697.HK)正站在两大关键趋势的交汇点上,正在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双线突围之路,这一布局通过四大核心板块——停车运营、园区管理、REITs全产业链布局及股权投资——构筑起了一个多元发展的战略版图。业务的强劲增长体现在其2024年业绩报。
3月26日,首程控股发布其2024年的亮眼业绩,收入达12.15亿港元,同比增长37.5%;毛利5.07亿港元,同比增长41%。同时,公司也通过持续的回馈措施加强资本市场信心,公司宣布派发分红2024年全年+2025年特别分红共8.88亿港元,加上2024年中期,将合计派发10.96亿港元并计划通过回购不超过3亿港元的股票,进一步增强股东回报。此次派息与回购,体现了首程控股回馈股东、提升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决心。
资产稳健与创新驱动:双轮驱动助力未来
在专访中,公司董事会办公室总经理康雨详细阐述了首程控股独特的商业模式:“我们的资产运营业务——包括停车和园区管理,构成了公司的基本盘。与此同时,资产融通业务——如REITs和机器人产业,则是推动我们持续成长的飞轮。”她进一步解释道,首程控股通过精细化的资本运作,使得资产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实现高效流通,从而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康雨表示:“停车和园区业务作为我们的‘盾’,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和现金流。此外,我们还有43亿港元现金储备,确保公司在战略推进过程中具备充足的资金支持。”
与此同时,机器人和REITs业务则是首程控股的“矛”,代表着公司的创新突破和未来增长潜力。康雨总结道:“这两大领域是我们布局未来的核心驱动力,我们不仅要通过这些前沿业务在市场中占据先机,更要借此推动公司的长期价值增长。”
在谈到公司未来的发展战略时,康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坚定地继续走“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之路,继续夯实核心业务,积极拥抱科技变革。
卡位机器人产业:从投资矩阵到全产业链布局
回溯首程控股的转型历程,康雨坦言“脱胎换骨”:“2017年,公司正面临即将资不抵债的困境。我们团队接手后,逐步注入优质资产,并带领公司完成从‘重资产+强运营’到‘资产循环+强运营’,再到‘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跃迁,每一步都精准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
首程控股在机器人产业上的布局可谓前瞻,作为系统性布局机器人赛道的先锋企业,首程控股的志向不止步于当投资人,更要做机器人全产业链的服务商。公司通过"百亿基金+全链赋能"的创新模式,在机器人领域构建起独特的产业护城河。
2023年,首程控股与北京国管共同发起设立的百亿级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迅速跻身行业最大规模投资力量前列。该基金精准聚焦人形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短短一年,已完成对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星海图、沃兰特等一批创新企业的投资。
谈到这些投资,康雨表示,每笔投资都基于团队充分的行业研究和尽职调查:“我们2024年筛选超400个项目,最终仅出手了不到 20 家企业。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从数百至上千个项目中,挑选出核心标的。”
在资本赋能的催化下,被投企业展现出显著的成长势能:宇树科技以春晚舞台的惊艳亮相完成技术破圈;罗森博特研发的手术机器人正加速商业化进程,有望打破长期由进口品牌垄断的市场格局。
康雨进一步强调首程资本“不赋能,不投资”的理念,解释被投企业如何与首程场景实现深度耦合。
具体体现在公司的"资本+场景+技术"三重赋能体系上。首先,资本输血,以战略投资助力企业实现发展。
其次,场景造血,开放停车场库、管理园区等场景资源,为企业提供测试和落地的舞台。比如,首钢园六工汇部署的松延动力仿生脸机器人,通过AI大模型实现自然人机对话。这种场景化落地不仅验证了技术的商业价值,更构建起独特的产业生态。
第三,生态补血。“公司通过全产业链服务,帮助企业打通堵点。”康雨说道。今年2月,首程控股发布公告,宣布其全资附属公司首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北京首程机器人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机器人公司”),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未来机器人公司将通过四个核心服务模块推动产业资源高效配置:在销售代理领域,构建覆盖医疗、教育、市政等场景的垂直分销网络;在租赁业务板块,建立智能化设备共享平台,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初期计划成为40到50家创新企业的战略级渠道伙伴;通过行业咨询服务,为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提供机器人产业规划、技术选型等系统解决方案,同时也协助企业对接战略投资者、设计融资方案;依托供应链管理服务,整合核心零部件供应商资源网络,帮助创新企业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产品交付周期。
据了解,今年年内,机器人公司就将开始运营,为公司贡献收入。
“机器人没有赛道,机器人是智能体,是新时代的智能基础设施。”康雨强调,机器人是下一个“万亿级赛道”,这一判断基于两大核心支撑:在行业颠覆上,机器人技术将深度渗透到工业制造、消费服务、医疗健康、智慧养老等全场景,重构社会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机器人行业发展与世界同频,又拥有独特的场景优势和强大的资金支持,这为创新应用和技术落地提供了良好条件,中国具备孕育全球机器人领军企业的坚实土壤。
康雨强调,智能时代正在深刻改变基础设施的内涵,首程控股将继续围绕智能基础设施进行深度布局,专注于不动产、机器人、智慧化管理和智能体服务等领域,计划在10年、20年甚至更长周期内进行战略投入。作为中国智能基础设施资产服务商,她表示:“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从物理空间到智能体的转型,推动行业整体的数智化进程。”
REITs版图:从战略配售到全链条闭环
作为国内REITs领域最大的产业投资者,在资产选择上,首程独具慧眼:“我们更看重底层资产与运营能力的匹配度,而非追逐短期热点。”
当首程控股在机器人赛道书写产业赋能新范式时,其在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领域早已悄然布下REITs猎手的战略棋局。
早在公募REITs元年,首程控股便以包揽首批9只产品中6只战略配售的凌厉姿态,在仓储物流、产业园区等核心资产领域落下重子。其与普洛斯、印力等龙头企业的战略协同,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将优质资产组合锁定在资本棋盘上。
首程控股的棋局远不止于战略配售。当行业还在探索Pre-REITs工具时,首程控股已经联合阳光保险架起100亿元城市发展基金的资本炮台,专注狙击具有REITs发行潜力的优质资产。其与中国人寿发起的北京首只百亿级绿色基础设施Pre-REITs基金,如同在环保领域埋下的战略种子,通过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核心资产培育,构建起"基金发行,募集资金-资产运营,提质增效-资产成熟,发行退出"的循环生态。
去年,首程控股发布第二期停车资产类REITs,以低至2.4%的优先级利率和2.07倍的认购倍数,将北京、重庆等核心城市的停车资产转化为资本市场追捧的金融产品,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
这种产融闭环的打造,使首程控股既成为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推动者,更是产业资本的赋能者。
产融协同:四大业务板块良性循环
谈及四大业务板块的联动效应,康雨强调,停车与园区业务为REITs提供了优质的底层资产,而REITs又为前两者提供了资金及资产循环支持。
同时,机器人技术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停车、园区等场景,推动业务的数智化升级。这种良性循环,构成了首程控股独特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当前,首程的价值重估才刚刚开始。当市场意识到,除了停车和园区管理业务贡献稳健性,首程控股既是REITs压舱石,又是机器人产业路由器,其成长性与稳健型兼具,估值逻辑已发生质变。这种“实体资产+科技+金融”的螺旋结构,正是新质生产力的最佳注解。
展望未来,首程控股将继续坚定走“资产循环+数智化运营”的发展道路。康雨强调,公司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手段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与合作模式,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在谈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回报问题时,康雨表示:“首程控股近期发布的业绩报告及公告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度的末期股息及特别股息合计共8.88亿港元。加上2024年中期股息2.08亿港元和此次3亿元的回购,总派息及回购金额将达到13.96亿港元,这是我们回馈股东的决心。”
康雨继续说道:“首程控股的发展历程,更像是一部团队与股东共同奋斗的历史。从2017年接手时,公司几近资不抵债,到如今手握42亿港元现金储备;从传统重资产模式,到如今发展成数智化新基建平台,每个数字背后都凝结着团队日夜兼程的努力,和股东一如既往的支持。”她感慨道:“虽然我们是老牌上市公司,但我始终觉得我们的内核更像一个创业团队。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在拼搏,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进化。我们不想辜负自己的青春,也不想辜负股东和投资人的期望。
“首程控股的发展离不开股东和投资人的支持。正因为如此,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茁壮成长,回馈股东,这也是我们坚持高派息政策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