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三星夏普终于分道扬镳了,这是中国彩电品牌各个击破的好机会

夏普被郭台铭收购后,目前的策略更偏向营销端,与京东、苏宁、国美和天猫的合作一波接一波,买一送一更显示出郭台铭对高端电视市场势在必得的态度。

作者:Popo

3S(Sony、Samsung、Sharp)在貌合神离多年之后,终于到了分手的一天,而这种分手又带着一丝争锋相对的意味。

索尼联合LGD想用OLED打开高端市场新空间,三星则联合TCL力推量子点电视,而夏普避开技术联合渠道商大搞促销,反而偏安一隅。液晶之初的三剑客,在彩电技术分叉时意见出现分歧,会是中国彩电企业海信、创维和TCL的机会吗?

分道扬镳因为谁都不服谁

3S之所以在彩电圈如此出名,其实与CRT向液晶转型的特殊时期有关的。

在液晶之前(不谈背投),CRT显像管电视一直是市场的主角。由索尼、松下、日立、东芝组成的日系彩电四大家族,成为全球闻名遐迩的品牌。这其中索尼又因为画质处理技术闻名于世,特别是后期出现的特丽珑技术,成为彩电业的标杆技术之一,索尼的画质优势一直延续到平板时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特丽魅彩显示技术、EXTREME图像处理芯片等。索尼虽然没有上游面板资源,但却在画质处理上更胜一筹,粉丝众多。

三星的出名并不是因为其画质处理,而在于其敢于在平板产业链的投入并且在应用技术、工业设计和背光源方面优势明显,作为液晶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三星从半导体到面板到整机,在初期产业链优势尽显,成为全球龙头也在情理之中了。

夏普被成为液晶之父,也是集面板技术和整机制造于一身,并天然具备日本品牌的严谨认真,于是在2005-2006年销售出现井喷,一举奠定了其行业定位。

索尼、三星和夏普,因为各自优势,在液晶早中期一直被业内称为3S,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品牌影响力。即便在液晶相对成熟的今天,这三家仍有不少拥趸,品牌溢价明显。

然而,在技术多元化的今天,这三家对未来的抉择出现了不同意见,与十年前大家不管主动还是被动但都齐推液晶电视的场景不同,现在大家利用自身优势开始分道扬镳。

随着LGD OLED技术越来越成熟,索尼在高端电视市场更倾向推OLED电视。

三星在这两年慢慢褪去趋势引领者光环后,开始发力QLED(目前还处在光致发光阶段),也算是找到了与OLED抗衡的新路数。

而夏普被郭台铭收购后,目前的策略更偏向营销端,与京东、苏宁、国美和天猫的合作一波接一波,买一送一更显示出郭台铭对高端电视市场势在必得的态度。

中国品牌全面出击的好机会

以前,三星索尼夏普虽有不同意见,但都能共推高端液晶,凝聚在一起或同一方向的3S阵营难以撼动。但现在,3S开始分道扬镳,高端市场竞争必然会进一步加剧,而3S对技术和市场的分歧也给了中国彩电企业一次超越好机会。因为3S虽然强,但它们都有各自的命门。

先看索尼,一直引以自豪的画质处理处理并非可以一直安枕无忧。因为就在刚刚不久前,国内电视巨头海信已经将画质处理技术列为未来的核心,海信刘洪新总裁在深圳CITE上明确表示,海信的核心技术锁定图像与数据处理。在尝到信芯的甜头后,海信对技术越来越重视。假以时日,可能最先会先索尼的画质、图像处理技术发出挑战。而海信继欧洲杯后又赞助世界杯,显示出其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想站稳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信心。

结果显示,在去年赞助欧洲杯后,随后的感恩节、圣诞节促销季中,海信电视成为欧美消费者热爱且争相购买的品牌。特别在黑色星期五促销季中,30万台海信电视被美国消费者秒抢,更是彰显了海信品牌在北美市场的成功。

另外在OLED市场,创维新任CEO刘棠枝已经明确了高端战略,并喊出了“创维为何卖的不能比LG贵”的口号。显然,创维也做好了冲击外资品牌的准备。

在互联网企业乐视、PPTV冲击下,分流了一部分对内容感兴趣的消费者,三星在内容端已然落后。同时,三星这两年在趋势技术方面又缺少革命性的技术,虽然今年推出QLED技术电视,但更像是针对OLED的一张牌,推出显得有点仓促,有人质疑光致发光技术只是过渡技术,并非电致发光的真正QLED。同推量子点的TCL,已经在液晶产业链上具备了与三星掰掰手腕的实力,虽然还没有取胜把握,但较劲是没问题的。

而目前的夏普,已经与之前的品牌定位不大一样,至少其目前表现出来的更在意量上的突破。掌管100多万人的郭台铭,其最突出的性格之一就是不服输,对夏普感兴趣,通过各种方法最终收购成功。现在,在面对东芝芯片事件上,也是把报价提升至270亿美元,一副势在必得的态势。如果仅仅是市场层面的竞标,或许东芝芯片也会被郭台铭收入囊中。

对于新夏普,郭台铭年初就放出豪言,2017年夏普彩电的销量要达1000万台。不服输的个性,往往会更在意自己看中的那个目标的实现,在郭的眼里,这个目标显然是量。

这对在红海市场厮杀习惯的中国企业来说,却是司空见惯的,所以现在的夏普,在其品牌溢价效力越来越弱的时候,就会面临国内品牌的围剿,而这也是夏普后期可能面临的最大挑战。

小结:虽然相对索尼、三星和夏普而言,有些消费者依旧觉得海信、创维、TCL等国内品牌有点弱,但是在厂商心目中,却有着比以往更强烈的求胜心态。事实上,海信、创维、TCL等国内品牌的整体实力已在不断接近,甚至在某领域已经超越了这些品牌,只是很多消费者仍旧活在3S的光环之中却浑然不知罢了。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