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杨 王芊
近年来,信用卡退费退息这一话题在持卡人群体中热度持续走高。
在信用卡使用过程中,消费是否遭遇过不明扣费、高额利息或不合理手续费?别担心,这些“冤枉钱”其实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追回!
相关管理办法及规定
信用卡退费是持卡人基于银行收费不合理或违规操作而提出的合法诉求。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及《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取消了信用卡滞纳金,对于持卡人违约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发卡机构应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是否收取违约金,以及相关的收取方式和标准。银行收取的费用需明确合理,持卡人有权对不合理费用(如超额利息、违约金、未告知的分期手续费等)提出退费申请。
2022年7月7日,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银保监规〔2022〕13号),要求银行在与客户订立信用卡合同时,对利息、复利、费用、违约金等条款及风险揭示内容严格履行提示或说明义务。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需提高信用卡息费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性,支持持卡人退还不透明的手续费。
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强调消费者的知情权,若银行未充分告知收费详情,费用可视为不合理,持卡人可主张退费。
此外,根据《审理信用卡纠纷案件管理意见条例》和《信用卡管理办法》,持卡人有权要求银行将不合理的费用退还,包括信用卡年费、违约金、分期、最低还款利息等。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可退费用类型
·利息类:最低还款产生的循环利息、逾期罚息及复利等。
·手续费类:分期手续费(尤其是电话推销未明确告知费用的情况)、备用金手续费等。
·违约金:逾期违约金等。
·其他费用:非刚性年费、不知情的增值服务费(如保险、短信费)
信用卡退息的前提条件
1.卡片状态正常,没有当前逾期、非冻结状态,当期账单 已结清。
2.卡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最低还款利息、分期手续费、罚息、还款违约金等。
三步拿回你的钱
办理信用卡退费退息并不复杂,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
1、查账单、找漏洞
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要求提供近1-2年账单,重点核对罚息、分期手续费等条目。也可选择自查账单——登录银行APP整理可疑费用明细(日期、金额、名称)。若发现收费未短信通知、条款模糊等问题,可初步标记为“不合理收费”,存证后与银行进行逐一核对。
2、提出退息申请
向客服明确表示希望银行减免或退还这些费用。如果客服拒绝,可以强调自己对费用不知情,或者银行未尽提醒义务。如果客服仍不同意,可以要求转接上级领导,或者向银保监会投诉,并提交证据。
3、协商退费比例
可优先选择部分退费退息宽松的商业银行,四大行及邮政审核严格,大部分需提交完整证据链。退费周期约7-15天,款项会直接退回账户。
代办退费:馅饼还是陷阱?
网络上“代理退息”广告泛滥,声称“不成功不收费”,实则暗藏风险。无资质机构涉嫌非法经营,伪造病历、投诉信等材料为涉嫌诈骗罪,触犯法律。
诱导持卡人提供敏感信息——身份证号码、电话卡、信用卡等。根据《民法典》及《个人信息保护法》,此类行为涉嫌违法,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身份证、银行卡信息可能被倒卖用于洗钱、诈骗。
同时代办退费普遍收取20%-50%高额手续费,甚至截留退款或诱导二次贷款。建议持卡人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自行操作,避免法律风险。
风险提示:后续新卡申请或受到影响
成功退费退息后可能追回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的费用,但部分银行可能会要求,退息费需要结清全部款项或办理后注销卡片,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短期资金压力。
成功办理后,部分账户的额度、后续新卡申请可能会受到影响,也有部分银行会关闭分期/最低还款功能,用户办理退费前需权衡利弊。
在申请信用卡或办理相关业务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了解各项费用的收取标准。使用过程中定期核对信用卡账单,保留相关交易记录和通知短信,以便在需要时作为维权依据。如果发现费用收取不合理,应及时与银行沟通,争取合理退费。最后在办理退费退息时,必须通过合法途径进行,切勿轻信代办机构,避免陷入法律风险。
在办理信用卡退费退息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也要学会合理、合法地操作。毕竟,信用卡不仅是消费的工具,更是一种需要用心管理的金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