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酒企蹭到了“9.9元”白酒的流量

在和白酒供应商的合作中,看似零售商在合作中处于强势位置,但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武冰聪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低价白酒的热度还在持续。

过去一年,奥乐齐推出售价9.9元每瓶的“浓香型纯粮白酒”,鸣鸣很忙推出的9.9元/瓶浓香白酒名为“超省”。到了2025年,盒马超市的货架上也出现了自有品牌白酒“清香壹号”,每瓶售价39.9元。京东七鲜超市则将39.9元每瓶的自有品牌白酒“京鲜舫”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嗨特购也开辟出两个货架的酒水专区,出售几十元的低价口粮酒。

虽然香型和供货商不同,但显而易见的是传统超市、零食量贩店、零食折扣店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 “扎堆”做起了自有品牌的酒水生意。

而这也给不同酒企带来了新的市场空间。

京东七鲜和盒马自有品牌白酒的终端售价相同,且两款清香型白酒的供货商都是山西酒企汾阳王。公开资料显示,汾阳王酒业起步于汾阳,该公司称其酿造工艺的核心与汾酒高度相似;产能方面,汾阳王酒业年产能2万吨,长期是吕梁第二大酒企,仅次于汾酒。

界面新闻关注到,在盒马线下门店的酒水区,自有品牌光瓶酒被摆在了货架C位,与市场上颇具盛名的“玻汾”毗邻。正如同在山西汾阳产区,汾阳王与山西汾酒也是近邻。光瓶酒指的是不用包装、纸盒,消费者直接看到酒瓶的白酒,它的售价通常不足百元,走低价口粮酒路线。山西汾酒的玻汾、高脖绿瓶西凤酒,是消费者熟悉的光瓶酒产品。而如今,这一品类也成为零售商自有品牌的选择。

红盖、黄盖自有品牌白酒和红盖、黄盖“玻汾”相邻,引发消费者联想/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零售商关注自有品牌白酒,原因涌入这条赛道的玩家还不多,市场空缺等待填补。如同此前超商通过自有品牌零食来提高利润空间的做法,自有品牌白酒同样减少了品牌溢价和渠道分成,在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的同时,提高了利润空间。

摆在同一个货架上,自有品牌白酒做到了更低的价格。消费者熟知的山西汾酒旗下53度黄盖玻汾在盒马单瓶售价为53.9元,同样规格的自有品牌白酒价格仅有39.9元。相似的产区与酿造工艺,却打出更低的价格,吸引了口粮酒的饮用者。

对比其他自有品牌产品,白酒把价格打下来的原因还包括,光瓶酒采用统一规格的简装光瓶,省去外盒、瓶身加工等成本投入,将资源集中于酒体本身。选择名产区中的二线产品,既能“蹭热点”打开市场知名度,还可以争取价格优势。

终端零售价不高的自有品牌白酒,却能做到利润率高。对于新零售商来说,酒类产品是门店及供应链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而进行的品类扩张。行业内有观点认为,多数超市自有品牌白酒毛利能够达到20%以上。

更让渠道动心的是,它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应对白酒行业里棘手的库存问题。对于传统酒商来说,库存不超过拿货量的三分之一,可看做良性库存。白酒受到保质期影响较小,但压货带来的现金流让经销商吃不消。因此,自2023年以来,由于经销商库存积压抛售货品,导致高端名酒价格倒挂的问题频发。

自有品牌白酒的模式,减缓了酒商长期遭遇的库存压力问题。界面新闻走访市场了解到,每家零售品牌仅推出1-2款核心单品,商家通过大单品策略,以及从厂家直接拿货的模式,降低生产损耗与库存压力。

白酒行业分析师肖竹青曾前往汾阳王进行调研,他看到目前一些新零售开始做自有品牌的白酒,一方面是利用自己的强势采购地位,能够获取更高的毛利空间。第二是通过自有品牌的建设,能够完善产品矩阵,再利用自有的商业陈列资源和消费场景,可以扩大分销的渠道建设。

京东七鲜在采访中也提到了“重塑白酒供应链”,从优化供应链入手,把终端零售价格打下来,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是零售商的常规做法。

“新零售巨头与酒厂合作处于强势地位,会提出特殊要求,例如账期授信销售、退换货承诺、样品赠品赞助等等。”肖竹青告诉界面新闻。

在和白酒供应商的合作中,看似零售商在合作中处于强势位置,但给白酒行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给零售商做贴牌白酒,让地方酒企在行业深度调整时期寻找到了增长点。

不久前,汾阳王官宣了2024年的业绩表现,该公司销售规模增长20%,高端产品增长40%。2023年这家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近两成,创下历史新高。

给奥乐齐提供9.9元清香型白酒的,则是位于四川成都大邑县的沁园春酒业, 这家酒企通过将60-90天的传统发酵周期压缩成30天,实现成本降低。9.9元白酒成为卖断货的流量产品,原本不出名的地方酒企也从中拿到了更多订单。

奥乐齐9.9元清香型白酒

肖竹青认为,在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之时,制造型的白酒企业通过大量生产、大量销售实现规模效益,生产口粮酒的企业向新零售巨头供货,可以放大企业影响力。同时在与新零售企业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陈列,更多的品牌曝光机会,促进自有品牌的发展。

京东七鲜酒类业务采销负责人向界面新闻表示,该公司从2024年开始布局白酒赛道,并于去年12月首批推出清香型光瓶酒产品,该系列上线首季度即进度各渠道白酒TOP商品。

“选择53度清香型作为首款产品,一方面是基于消费趋势洞察,目前家庭自饮场景占比提升,更加注重性价比,消费者对‘高频低决策成本’的日常用酒需求激增;另一方面,清香型具备‘入口柔、醒酒快’的普适性特征,在全国有着广泛的消费者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盒马已经率先推出了自有酒水产品矩阵。据行业媒体酒业家消息,过去两年间,盒马超市中的光瓶酒每年以60%的幅度增长,2024年6月与汾阳王联合推出的清香壹号每周保持100%的销售增长,上市月余每日销量已达上千瓶。

京东七鲜预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会形成自有品牌酒水产品矩阵。可以看出,头部超商对于酒水产品的布局还在深化。

当前光瓶酒市场呈现增量竞争态势,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光瓶酒呈现出远超行业增速的发展动力,其销售额从2013年的352亿元上涨至2022年的1146亿元,翻了3倍多。光瓶酒在白酒行业营收占比也从2013年的7%,上升至2022年的18.4%。

口粮酒和高端化名酒的饮用场景和目标人群存在差异。“只有200元以上的白酒才需要品牌支撑,200元以内主要是靠性价比,靠消费体验分享、陈列和销售推荐。”肖竹青认为,大众对口粮酒相对缺乏品牌忠诚度,反而更看重性价比。

在高端名酒上市公司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中,低价自有品牌白酒赛道上或许还会涌入更多玩家。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