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来自佛山顺德的奇女子,有个美丽的名字

香云纱,穿得越久,越贴合人的性情。

一说起丝绸

很多人脱口而出“苏杭丝绸”

却忘了在岭南地区

还有工艺更加复杂

价值更高的丝绸

它是真丝中的极品

被称为“软黄金”

叫“香云纱”

取行动间沙沙作响又色如云霞

也叫“响云纱”

岁月蹉跎,可她愈发迷人

它曾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在张爱玲的小说里

这个嗜旗袍如命的大家

在《沉香屑·第一炉香》和《金锁记》描述着

“那人的背影,月光下看得分明,穿着白夏布衫子,黑香云纱大脚裤。因为热,把那灵蛇似的辫子盘在头顶上,露出衣领外一段肉唧唧的粉颈。”

“七巧穿着白香云纱衫,黑裙子,然而她脸上像抹了胭脂似的,从那揉红了的眼圈儿到烧热的颧骨。她抬起手来揾了一揾脸,脸上烫,身子却冷得打颤。”

▼《风声》里的周迅身着一条暗花金线香云纱旗袍

香云纱

是阳光和泥巴的爱情结晶

成就的极为爽滑的面料

是夏天流动的“凉友”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

香云纱逐渐走向没落

原本优雅沉香的她

成了腐败的代名词

直至90年代

随着老一辈的逝去

香云纱的织法出现断层

仅剩“香云纱”三个字行走于江湖间

谁都能定义她

可是谁也取代不了真正的香云纱

大自然的礼物:她的眼里有一汪清泉

真正的香云纱

是莨(liáng)纱,非绸

摊开在阳光下

肉眼还可看到细微的织孔

穿在身上更为凉爽舒适

它是母亲给女儿做的嫁衣

是夫妻之间的真情恪守

是善待生活的感情寄托

沉淀了一世的美好回忆

香云纱

穿得越久

越贴合人的性情

愈发柔软

像极一层天然的皮肤屏障

摩挲时光

日久生情

“茛”是香云纱染色的原料,叫薯茛

这种两广地区常见的植物,取其根茎榨汁即可成为染料

这种长得像芋头的植物

在岭南地区随处可见

 

调剂薯莨水

是香云纱染技的第一步

颜色的深浅

全凭调剂匠人的一双巧手

特别是现如今的香云纱

不再是黑沉沉

它所追求的现代美

印花、色彩斑斓

对颜色的深浅更加在乎

说不清严格意义上的比例调配

靠的是几十年的经验

不差一分一毫

 

 

浸泡

为了使纱浸透完全

手艺人需不断将浮出水面的莨纱浸入汁液里

反复搓染

直至白色丝绸染成红褐色

 

晒制

用于晒纱绸的草地

对青草也有一定的要求

草不可太柔软,需支撑起纱绸的力量

阳光是纱绸汲取的养分

整天的曝晒,水分的蒸发

提炼出来的莨纱

多了几分生命力

纱绸被拉得绷直

压上竹竿

让阳光照射得更加均匀

阳光的热度使薯莨汁液蒸腾向上

色素最终停留在表面

造就了香云纱上深下浅的色泽

手艺人只许了一个愿望

“日日艳阳天”

因为一旦遇上雨天

被雨水淋过的纱绸

颜色不均匀

需重新回锅

 

 

让太阳来得更猛烈些吧

再也找不到像香云纱这么酷爱阳光的了

过泥

即过河泥,将河泥厚厚涂抹在纱绸之上

放置在阴凉的沙地

在泥土的作用下

薯莨的深褐色成了浓重的黑色

曝晒时需要阳光充足

过泥时则在昏暗的棚里进行

过滤后的细泥

涂抹在纱绸上

相互吸引,互为反应

 

 

除了考验手艺人的硬功夫外

更需要团队协作能力

洗去河泥

抖脱泥土

清洗干净

微微弯曲着身体

两只手不停的抖动

力求每一处的泥土都被抖落

每一寸的纱绸都能干干净净

 

剩下的河泥重新倒回河里

等待下一次的邂逅

一次次的轮回

娓娓道来大自然的神奇

三洗九蒸十八晒

几十道工序

人与自然的完美合一

每一次的汗流浃背

每一日的艳阳天

都能让人心生希冀

 

摊平晒干

涅槃重生

这颗岁月赠予的珍珠

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

带着她,从年青到迟暮

经过浸染、曝晒、过泥、清洗而成的香云纱

化身为一袭旗袍时

着在身上

人也多了几分淡雅

 

偶尔变身为汉服

则透露出清新的文艺范

岁月静好

不过如此

 

 

 

 

甚至

它是年轻一代的时尚宠物

有点调皮

不失灵性

(以下四张图均来自新华网)

 

 

 

它还是旅行中的行囊

褶皱面料的香云纱

束起来的包口

像极了小时候喜欢的糖果

 

 

 

拿在手上的

精致小巧

装进了儿女情长

 

 

袅袅凉风动

凄凄寒露零

秋意熟透

今日寒露

适宜披一件香云纱

颐养身心

与之共舞

这里是拾方,我们关注传统手工艺,希望能为它们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我们爱玩,每天一个脑洞大开的idea,挖掘传统手工艺的现代美。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