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编辑 彭朋
2025年1月15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沪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官宣”:2024年上海GDP增长5%左右,突破五万亿元大关;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27 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上海经济发展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殷德生对界面新闻说,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彰显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强大实力,也反映了其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这一突破将进一步巩固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引擎和龙头的地位,推动其持续引领全国经济的发展。
上海,靠什么在下一年继续增长5%左右?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关于上海城市的性质曾这样界定: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
上海的经济崛起,并非仅仅依赖于某一产业的“一枝独秀”,而是众多产业共同发展。
“上海GDP的快速增长,离不开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殷德生解读说,近年来,上海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如数字经济、高端制造业、生物医药等,这些产业已成为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可以看到,2021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元。短短几年的时间,上海GDP总量增加1万亿,但其中三大先导产业规模增加量就达到0.5万亿。”他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不仅为上海的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上海还在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在科技创新的抢滩战中,上海前瞻布局,锚定大模型、人形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元宇宙、低空飞行等多个重点产业链。
以大模型为例,2023年9月,模速空间在上海徐汇区揭牌,成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如今,这里就像是上海人工智能发展的窗口,浓缩一条产业链,勾勒一张算力布局蓝图,跑出了多个大模型尖子生。数据显示,模速空间累计吸引近百家大模型初创企业入驻,带动徐汇区内200余家大模型企业加速集聚。
短短一年多时间,无问芯穹、开放传神等百家左右大模型初创企业成了邻居,这里也便形成了AI创业磁场,吸引众多创业企业集聚。
“大模型初创企业都会遇到缺算力、缺钱、缺人、缺场景等困难,但最缺的还是生态环境。”模速空间总经理陈海慈强调,模速空间的优势就体现在一句话里,“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不同类型的公司聚集在一起,自然能够抱团发展。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低空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年间,25分钟从浦东打“飞的”到昆山,1小时舟山海鲜新鲜空运到金山……“低空经济”正在上海加速腾飞。
前不久,上海正式对外发布《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力争到2027年,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目前,上海拥有完整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涵盖了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和商业应用等各个环节。超过70%的航空制造产业链都在上海,50%的eVTOL创新企业也在此落地。
12月20日,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其股东包括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机场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东虹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国资国企。上海对低空经济的重视可见一斑。
中国民用航空局原副局长、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表示,以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深海深地为代表的未来空间产业与高端制造产业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董志毅说,低空经济的发展,为高端制造业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创新的动力,高端制造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为低空经济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能够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除了新质生产力,上海在制造业、航运等领域向纵深发展,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持续引领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城市发展新方向。
从开工到竣工,仅耗时7个月,特斯拉再次刷新“上海速度”。2025年伊始,位于上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开始试生产。这意味着,上海生产的商用储能电池将供应全球市场,“中国智造”将在国际舞台上的又一张新名片。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是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座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继上海超级工厂之后,在中国的又一大型投资项目。
“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将生产超大型商用储能电池Megapack,该产品基于一体化系统集成和模块化设计,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电化学储能设备。”特斯拉相关负责人透露,Megapack每台机组可存储超过3.9MWh(兆瓦时)的能源,足以满足3600户家庭1小时的用电需求,200多台Megapack可以组成一个储能电厂,可储存100万度电。
面对当前全球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2024年,上海港成为全球首个年吞吐量超5000万标箱的港口。这创下全球港口发展史的最高纪录,连续第15年居全球首位。这一成就不仅巩固了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稳定剂”。
值得一提的是,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协同发展与深度合作,也正在推动上海的经济增长。
2024年以来,上海大都市圈实现了从“1+8”到“1+13”的升级,以上海为圆心、90分钟交通距离为半径,覆盖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宣城。
这个超大尺度都市圈,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聚集着1.1亿人口。
在这次“1+13”的上海大都市圈中,新纳入了杭州、绍兴、泰州、宣城、盐城五座城市。整体来看,13城涉及江苏、浙江各6座城市、安徽1座城市。
随着大都市圈的扩大,无论是高铁、城际等跨省交通要道,还是制造、科创等产业规划,都以上海为中心展开。
去年6月,“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横空出世,将沪苏浙皖三省一市连成一个“环”,而这个“环”的中心就是上海。
中铁上海设计院、长三角铁路与轨道交通研究基地主任杨彦生指出,首先,“超级环线”是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的重要举措之一,把长三角经济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沪宁、沪杭地区和旅游资源最丰富的浙西、皖南地区有机衔接在一起,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人员交流,实现经济互补和长三角经济融合发展。
杨彦生认为,“超级环线”沿途串起苏锡常都市圈、合宁经济发展带、皖江城市带、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可实现各区域间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合作共赢。“超级环线”沿线停靠枢纽站点与其他高铁线路衔接,对旅客中途换乘提供极大便利,能进一步提升高铁出行体验。
长三角超级环线高铁的开通,为上海的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高铁的便捷性使得上海能够更容易地吸引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高铁也促进了上海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作和分工,形成了更加紧密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了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高铁运营有利于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专家卢伟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区域战略的叠加效应,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而交通运输通道和枢纽是经济增长极的区域地理载体,区域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集聚往往都发生在区域运输的线路上,要么位于内河和沿海的港口城市,要么就坐落于铁路汇集的交通枢纽。
“高铁所引发的客流、商流及信息流的加速流动,进一步促进了高铁沿线区域流量经济的蓬勃发展。”卢伟解释说,高铁引发的客流、商流和信息流也加快了高铁沿线区域流量经济的形成。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结构得到改善,区域经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愈加明显和集中,主导产业得到加强,区域经济的集聚作用将催生出新的区域增长极。
殷德生则认为,上海GDP的突破还对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影响。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上海通过产业联动、交通互联、市场融合等方式,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种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不仅促进了上海自身的经济增长,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共同繁荣。”
殷德生总结说,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不仅可以促进长三角共同发展,还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这种示范引领作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全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