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生产线上机械臂“精雕细琢”,卡车队伍满载而发不停驶出园区,一辆“龙泉造”的新车由此从工厂来到“秀场”。
从连台登场的演唱会,到“直播”产业基地投入使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合理利用“流量”配套产业“质量”,拓展园区经济发展新思路。严谨和活泼并存,有序和链接并重,龙泉驿区的立园满园之路极具特色。
工厂到“秀场”的园区通路
围绕“镇园之宝”做好梯次培优的探索与支撑,龙泉驿区进一步完善园区链路,提升产业集群能级。
2024年龙泉驿区汽车产业频频“上新”,东风雪铁龙2024款凡尔赛C5X、全新捷达VS5/VS7下线上市,丰田普拉多“国产版”焕新归来......热闹的龙泉驿区,无数零部件从配套企业来到整车厂,一台台汽车从设计图到生产线,从厂房驶向卖场。
一台整车的制造流程,清晰勾勒出龙泉驿汽车产业链条的完整度,也呈现出园区经济的高能级。
在经开区菁蓉数字经济产业园,成都易控智联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的大屏幕上数据和图标不时变化,依托自研的TBOX硬件加终端云平台,可随时调取车辆位置、里程等信息,极大提升了整车厂资金回笼的风控能力。
“这套系统与发动机深度绑定,通过我们的远程终端可以控制发动机扭矩、转速,甚至干预停机,”易控智联常务副总经理皮聃介绍到,“纯运营业务收入能达到500万元/年。”
易控深耕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中的“两电”即电驱、电控领域,此外主攻商用车领域TBOX产品在国内市场表现强劲:燃油商用车装机量4-5万台/年;氢燃料商用车装机量市占率约7成。
园区另一头,成都创科升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制造车间里,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正合奏出一曲“科技之声”。
据了解,当前商用车领域在车身负载遍采用“分布式电器架构”的控制器,每增加一项功能就需要配套增加一个相应控制器。这样的电气架构增加了零部件的复杂度、增加了线束制造成本、降低了车辆集成度。自2015 年创办以来,从研发、中试到量产,成都创科升自研自产的高度集成化域控制器已打出声势,在2022成为龙泉驿规上企业,近三年营收达 5000 万元。
“目前国内商用车域控制器领域的市场规模约100亿元,”创科升行政及财务经理缪丝雨谈到,“我们正全力开拓一级配套,力争在2027年达到营收破亿元。”
规模全国第六,拥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等大牌的龙泉驿不乏“镇园之宝”。龙泉驿围绕整车制造、智能网联等汽车产业积极推进配套企业集群,菁蓉数字经济产业园、经开区科技产业孵化园等一批精准立园项目先后落成。
国庆期间,2024首届国际汽车博览会上,40多个国内外汽车品牌齐聚深业车城,超300台全新整车亮相,多场互动体验活动依次展开。在承接成都首次大规模一站式新能源汽车消费场景博览会的同时,龙泉驿以家门口的“主秀场”为本地汽车产业延伸新场景、提供新服务。
这一经营面积约5万平米的商业综合体,集整车展贸、汽车生活、金融保险于一体,随着成都交警八分局车管所入驻,顾客从购买、交付到后续车辆业务需求能够一站式解决。
从零部件到整车,从工厂到“秀场”,从产品到服务,一条完整的园区通路已清晰呈现。
“流量+质量”竞发园区力量
在龙泉驿,产业园区多维共向,园区经济发展有“声”有“色”。
成都斜杠广场直播生态基地已于2024年10月30日正式开园,目前已有35家直播类电商公司,共72家直播生态类公司入驻园区,随着多个直播间、拍摄场景间、人才培训间、项目孵化间等区域装修完毕,集培养直播电商类人才、整合产业链、提供专业直播服务、提供专业区域直播生态的“流量”园区将完整呈现。
在“政府引导、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下,合理利用流量赋能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快速完善。
龙泉驿区近年的文体产业发展迅速,离不开长期以来的特色立园工作。龙泉驿区文广体旅局数据显示,2023年8月26日至2024年11月9日,东安湖体育公园举办刘德华、凤凰传奇等歌手演唱会71 场次,累计吸引观众约 160万人次,票房收入约10.43亿元,带动住宿、旅游等消费70.92亿元。
园区“声浪”不断,带动多产业蓬勃发展。
东安湖活力城,不仅具备承办世界性大型体育赛事的丰富经验,也是国内一流文艺演出的体育娱乐产业基地。在绿意环绕中,游人闲适、产业蓬勃,一幅和谐画卷,彰显园区“新意”。
据龙泉驿区公园城市局数据,龙泉驿区现已建成东安湖、驿马河等公园10个,小游园、微绿地220余个,绿道430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6万余亩、绿地率38.8%,绿化覆盖率45.88%。
城园相融,尽显龙泉驿立园“特色”。
在中法成都生态园,有东安湖活力城带来的品质生活,也有国际级企业打造的高质量产品。翻开历史,中法两国元首在2014年3月见证签署《关于生态园区经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一个对外开放、对法对欧合作的窗口就此打开。
座落于园区内的神龙汽车成都工厂,一辆辆东风雪铁龙凡尔赛C5X从“绿色、智能”的生产线上诞生。这条产线含完整的汽车生产四大工艺及树脂车间和零部件园区,工艺设计大量采用绿色环保新技术,智能化制造水平行业领先。
作为该车型全球唯一生产基地,C5X将接受全球市场检验,品质是关键,该车型于2022年9月创下的4108辆单月出口量。随着新款C5X出园,“龙泉造”汽车继续“以质追量”拓展全球市场。
“特色立园”的同时,龙泉驿区积极推进“企业满园”。中法成都生态园区现有上规上限(四上)企业37家(含服务业企业17家),2023年实现营收88亿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6家,文体旅企业近150家。目前2025年、2027年、2029年三阶段发展目标已完整出炉,到2029年达到上规上限企业50家以上,营收超120亿元;高品质孵化载体不少于1个,科技服务机构超1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30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超100家、文体旅企业超200家。
除了目标明确,各具特色的园区能够整合发力,互为所需是关键。这也是“企业满园”的必要前提。
2024年7月,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发布了多项自主研发的汽车安全测评场景,在龙泉驿区的中德智能网联基地进行的国内首个雨天AEB系统测试位列其中。据了解,中德智能网联基地拥有266个真实测试场景、超万个虚拟测试场景,试验设备定位精确度达到厘米级。在龙泉驿区,车企“足不出园”即可得到顶级“试车”配套。
直播、演艺的“流量”经济,硬核工业产品的“质量”效应,背后是精准立园策划,企业满园的细节推进,以及产业整合的清晰逻辑。
“进解优促”发挥“园丁”作用
“政府部门牵线搭桥和汽车城集团的帮助,对易控的业务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皮聃谈到,从第一个客户东风,到成都大运、重汽王牌,成都易控至今已拥有30多个重点客户,“实现了对成都及周边整车厂的全面配套。”
由龙泉驿区人民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在开展“进解优促”工作中,了解到创科升过半员工来自外地的情况后,主动牵线搭桥提供“职工之家”服务。
“我们进驻园区享受到半年免租政府支持,直接省下了六七十万,”创科升缪丝雨谈到,“资金对于企业初期发展尤为重要,并且每年研发开支持续增长。”
据了解,在成都经开区汽车局的帮助下,2024年创科升获得了中国银行200万元贷款;在成都经开区汽车局、园区、创科升的三方协商下,创科升得到租金下降20%的优惠,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深入收集并处理企业需求痛点、难点、堵点,持续推进“进解优促”工作,龙泉驿区全力筑牢“技术公关+成果转化+高端产业+人才服务+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奏响了提升科技创新促转化效率的“号角”。
“政府各部门多次来园深度调研,在园区发展定位、主导产业、机构职能等方面听取意见、做出指导,”中法成都生态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谈到。据了解,未来园区将从“聚焦精准定位,突出特色发展,优化园区整体布局”,以及“聚焦主导产业、集中集群发展,提升园区发展能级”两方面推进立园满园高质量发展工作。
中法成都生态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谈到,“每周都会有进度反馈,一些发展和调整方案已经进入印发阶段。”深度调研、梳理调度,龙泉驿区加快企业满园的“鼓点”。
目前,菁蓉·数字经济产业园入驻重点企业4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瞪羚企业1家,2024年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企业1家,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1家。汽车城集团依托园区积极打造新兴及未来产业专业场景,一年时间内培育科技企业20余家;在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一期,企业入驻率超95%,累计招引1200余家企业入驻,其二期项目聚焦医药智能装备,已于2024年10月31日开启了全球招商......龙泉驿区立园满园工作紧锣密鼓。
按照计划,2025年龙泉驿区将完成全区整合优化,净增上规上限企业11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制造业产值超1800亿元,到2029年以上数据分别达到480家以上、260家以上、超2200亿元。明确的目标下,龙泉驿区已高效行动。
从构筑园区通路,聚焦圈链融合、集群发展;“流量”“质量”并重,聚焦精准定位、特色发展;积极开展“进解优促”,聚焦改革赋能、高效发展;秉持“城园相融”发展模式,聚焦环境优化、舒心发展。
遵循“立园满园”路径,龙泉驿区多措并举,充分发挥“园丁”作用,促园区多维共向,持续提升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作用,打造了园区经济发展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