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BGM的重要性:当我们看预告片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

配乐首先要保证不出原则性问题,然后再考虑气氛的烘托情节的助推等加分项。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实在是电影迷+漫画迷的狂欢,有史以来最好的一部圣诞电影《真爱至上》于14年后发布了它的“红鼻子日”特制版,DC宇宙的《正义联盟》也终于发布了其首支先导预告片。

距离上一部压倒性差评的《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值得DC粉“庆幸”的是,《X特遣队》未能在国内上映,大多数墙头仅止步于看不了的遗憾中,而不知道正片有多烂,这次烂番茄可一点都没撒谎。

左起:乐高蝙蝠侠、金刚狼、本·阿弗莱克蝙蝠侠、美国队长

说起来,笔者当时也是跪求广电总局你剪两刀也行,只要能让《X特遣队》上映就叫你大爷的。喜闻乐见的是果然只能等资源,而资源却是在一片沉寂中默默消逝…这是为何?不瞒你说,不管是节奏还是剧情实在太垃圾无法启齿啊,因为蝙蝠侠而无条件站队DC的我只能是恨铁不成钢跑去豆瓣打个三星长呼一口气——终于看完了。而话说回来,《X特遣队》的现象级期待可不只是伪粉的狂欢,而是预告片实在精彩到路人不围观都不行。

小丑女Harley Quinn

除了后来拿到本届奥斯卡最佳化妆与造型设计奖的视觉冲击外,选用了本届格莱美得主(虽然是后话)Twenty One Pilots来为其定制的主题曲《Heathens》实在是不能更燃!

《Heathens》

All my friends are heathens take it slow,

wait for them to ask you who you know.

Please don't make any sudden moves,

you don't know the half of the abuse.

试问哪个热血少男少女听了不想扛起枪去战斗?人人都爱的坏女孩+小丑组合,加上深入人心的蝙蝠侠三部曲的黑暗元素在若隐若现,没有谁可以拒绝这次邪恶的反抗。而最终《X特遣队》的整个原声带也在各大音乐平台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而说到DC家的蝙蝠侠,没法不提诺兰的黑暗三部曲,就像你也不能忘了三部曲的配乐大师——Hans Zimmer,大师其实后来其实也接着给《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作了配乐,然而近期他本人在接受Inverse采访的时候已经明确说不会再为这种大制作的超级英雄配乐了(大师您直接点名说蝙蝠侠就行)。从诺兰的蝙蝠侠到DCEU新拓的超蝙系列,蝙蝠侠的演员从克里斯蒂安·贝尔换成了本·阿弗莱克,除了观众要适应外,汉斯季默也是琢磨了很久如何接受这个新主角。

贝尔VS大本

“我花了好几个月想为大本版本的蝙蝠侠写点什么,毕竟我之前习惯接触的蝙蝠侠形象一直是贝尔,而本的表演与他不同。对我而言,我无法抛开贝尔塑造的那个蝙蝠侠,我仍觉得自己在他那个版本里的故事配乐部分还没有完成,时间似乎还停留在故事的开始——看见父母被杀害,然后一直陷在那种痛苦中;但是大本的蝙蝠侠却像是一个易怒的中年人,我无法从他这里感受到贝尔当时表演出来的痛苦,可正是这个痛苦吸引了我才能写出了些什么”

大本心里苦

汉斯季默后来又补刀表示,“写超蝙的时候,突然转过来一张本·阿弗莱克的脸,我简直觉得自己背叛了克里斯蒂安·贝尔。”虽然网友表示大师您言重了,您随便写点啥都好听不要再说什么“背叛”啦。也希望大本不要太难过,这锅不是你一个人的,正如我相信汉斯季默对黑暗三部曲的蝙蝠侠“忠诚”并不单纯源于贝尔的表演,你想想他这不是又为诺兰的《敦刻尔克》配乐了嘛。

诺兰嘿嘿一笑

说到这里,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会问,不记得黑暗三部曲里有啥歌啊,嗯来了,我们这里说的是影视原声Soundtrack啦,如果你最近去电影院看了《乐高蝙蝠侠》的话你应该记得群众给蝙蝠侠电话求救的彩铃吧——逗逼乐高版的蝙蝠侠给自己带了个出场BGM,这种音乐就是汉斯季默做的事了。P.S. 玩金属又说唱的Batman实在太可爱了,乐高也是将音乐元素放大的恰到好处。

说回到《正义联盟》,顺便来总结下优秀的影视原声有哪些特点并附上私人推荐。

1.基础——与影视主题相关

除了神奇女侠——也就是超蝙里自带了BGM最燃出场的那位,我们看到了可爱的闪电侠Ezra Miller,海王,钢骨、路易斯、海后、戈登悉数到位。

然后我听到了什么???Beatles的《Come Together》?还是热血2.0版的。说起来这可是正义联盟,配上Come Together简直无敌!不过我内心还是有点毛毛的,毕竟炫酷的预告片大家都会做,最后坑爹的比例还是有点高。

说到DC必须要跟Marvel比一比,尤记得在微博刷到《蜘蛛侠:返校》的预告片是一个周末的清晨,看完我整个人都清醒了,因为它用了MGMT的《Time to pretend》!这首歌几乎可以称为休学辞职去旅行生命没意思我要荒废它的圣曲,不信你好好看着歌词听一遍看看。

作为MGMT的脑残粉,也不禁思考这首迷幻电子与商业小蜘蛛的关联,应该不只是为了让观众在电影院抖腿吧?后来看看奢靡的歌词突然想到这次终于“归来”到漫威爸爸怀抱的小蜘蛛找到金主——钢铁侠啦!这个暗示我给满分。

另外还有一首是我的私心,也是我想要学习电影配乐的启蒙。来自Pixies的《Where is My mind》,在《搏击俱乐部》片尾,爱德华诺顿牵起女主的手看对面大楼轰然倒塌,这位“找不着脑子”的精分患者终于找到了重生的意义。

2.学习——与时代共同发展

又是一部国内不会上映的电影——《猜火车2》,与《X特遣队》一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T2点原声大碟已经可以收藏起来啦!作为标杆性的英伦电影,在1996年上映的第一部《猜火车》,几乎也是英伦音乐的一个缩影,从朋克教父Iggy Pop的《Lust for life》,到Lou Reed的《Perfect Day》,穿插着另类摇滚New Order、Blur、Pulp等等,而且电影最初那段著名的追赶镜头灵感也是来源于后朋说唱乐队Beastie Boys的《Sabotage》。

20年后,T2同样不负众望带着最英国最另类的音乐,除了加入了Prodigy最新remix的经典《Lust for life》,加入老牌Queen、The Clash、Blondie等的作品,也不乏近两年备受水星奖青睐的新人,包括Young Fathers, Wolf Alice、Fat White Family这些独立乐迷的最爱出现在这部独具意义的电影里实在惊喜。

有机会把两部对比来看,时间上的穿越除了表现在主演的样貌差异,你一定也能听到音乐的发展。

T2的歌单里已经不难看出电子乐在整个音乐届的比重,更直接体现这一点的是来自Trent Reznor配乐的《社交网络》,这个故事源就着眼于科技革命的Facebook创始人怎么能少得了电子,奇妙的是,这里的电子元素一返闹腾的常态,透着冷静又励志的味道,单独拎出来多听听也许你可以感受到路边街灯在和你对话呢。

所以作为推荐,如果你想偷懒一点,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来了解某个年代的音乐,《海盗电台》和《唱街》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当然它们都只是引子,深入了解还是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去系统学习的。

3.进阶——脱离故事可独立存在,配上剧情食用效果更佳,专属的画面感,可反作用于歌曲的二次传播。

如果《绝命毒师》你坚持看到了剧终,你会惊讶于《Baby blue》竟然不是量身定做的。从歌名Baby Blue暗指全篇中心——meth,到歌词内容完全是整部电视的核心,我简直怀疑难道《绝命毒师》是基于这首歌为灵感吗?于是以后每次听到《Baby blue》你都会想到老白倒在地下室的画面。

配上歌词截个图都想哭……

2016年Netflix推出的《怪奇物语》里有一首贯穿整季的歌——通过走丢小男孩哥哥的录音机不断循环的来自The Clash的《Should I stay or should I go》,非常直接的通过录音机这一复古播放器来提醒你诡异的气氛,我想The Clash的主唱肯定没想到自己那特色的嗓音还有这个功能吧。

4.典范——听到你我就想到电影

剔除作弊嫌疑的音乐电影,比如《美女与野兽》《爱乐之城》什么的,毕竟歌曲本身就是它的电影内容。推荐着手点——大制作系列片,蝙蝠侠,指环王,谍影重重等。

最后作为观众想劝电影工作者们一句,配乐首先要保证不出原则性问题,然后再考虑气氛的烘托情节的助推等加分项。不能为了追随潮流,在60年代放21世纪的歌,虽然有可能碰撞出别样的风情,但更多的是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里插入汪峰一般的违和感。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