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品牌开了倒,倒了开,都是天猫惹的祸?

近十年来,Zara、H&M等欧美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中快速崛起,根据中国房地产报告显示,上海在未来三年还将建起55间大型购物商场,约有4400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而平价快时尚品牌将会是进驻的首要选择。

天猫

网购在现今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一种常态式的消费行为,电子商务消费族群日渐全球化,并且从年轻世代到熟龄都善用网购,而网购的品项中,又以服饰类型为最大宗。特别是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网购消费上更是贡献庞大,从阿里巴巴天猫举办的双11购物节来看,根据中国速途研究院数据显示,服装鞋帽品类的商品依旧是最热门,尤其入冬之际,消费者对购买新装的热情更是持续升温。

双11购物节消费者都在抢什么?来源:速途研究院

竞争激烈假货多,市场不健康

东京着衣

在台湾女装网购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东京着衣」,前些年宣布全面退出中国市场,未来将改变策略,转战东南亚及日本。但东京着衣耕耘中国市场多年,甚至每年营业额至少达到五亿元以上,为何决定放弃这块大饼?首席运营官陈孝强表示,由于中国市场同质性商品较高,特别是女装服饰细分程度高,几万个品牌在市场竞争激烈,根本很难玩下去;而另外一个因素,则是中国最可怕的假货。东京着衣14年参与双11购物节,也是不敌中国假货泛滥,最终败下阵来。竞品!拼低价!以至于销售额直线下滑。且双11在近千亿元的交易额背后,传出退货率高达63%。陈孝强评价中国的网购市场太不健康,甚至部分品牌还有大陆国营企业撑腰,于是东京着衣决定回到发迹地台湾,好好深耕。

欧美快时尚扩张,本土品牌追不上

欧美快时尚品牌款式每周更新,符合消费者多变需求

近十年来,Zara、H&M等欧美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中快速崛起,根据中国房地产报告显示,上海在未来三年还将建起55间大型购物商场,约有4400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而平价快时尚品牌将会是进驻的首要选择。同质竞争下,从质量、价位、时尚感兼具来看,都突显中国服装企业的不足。国外快时尚品牌的设计是随时更新,收集大数据分析报告并适时调整,设计团队依照地域性消费者的喜好,每星期都会推陈出新,以Zara来说,甚至每三天就能推出一件新品。但本地企业品牌反应不及,只会跟着市场反应走,哪件销量好就不断进同款货,无法降低库存、提高流转率。

电商冲击+商品滞销=恶性循环

随着电商促销折扣战一波波,消费者胃口也越养越大,要物美也要价廉,如淘宝网价格就比许多实体店面便宜,当这波低价战成趋势,便挤掉了实体店面的生存空间,线下女装从业业者发现店铺无法赚钱,又受到货品滞销的库存压力,恶性循环的逼迫下,看到天猫在线上的表现,只能尝试加入电商行列。对此档口网运营总监李先生表示:“其实现在运营电商的成本越来越高,淘宝天猫的流量逐渐稳定并出现一定的下滑,后移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考验着每一个女装电商人的应对。”

其实不光是服饰产业,低价竞争及电商发展,对中国许多零售业都是冲击,实体渠道面对电商的威胁,似乎只剩两条路:关门大吉或改加入电商,如何在这样艰困的大环境中绝地重生,是许多传统百货零售正在思考的课题。无论怎样的经营方式,只要能在市场竞争中杀出重围,就是王者。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