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汽车芯片巨头继续加码中国供应链

对于因电动车需求放缓而陷入低迷的汽车半导体行业而言,稳定的供应链与巨大的中国市场显得愈发重要。

图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海外汽车芯片巨头仍然在加码中国供应链。

当地时间12月4日,据彭博社报道,荷兰汽车芯片巨头恩智浦(NXP Semiconductors)高级副总裁Andy Micallef在参加新加坡的一座合资晶圆新厂动工典礼时透露,恩智浦将继续投入,建立一条中国芯片供应链(build a China supply chain),以满足客户需求。

近期,由于美国升级针对中国大陆半导体的限制政策,使得芯片行业的供应链安全问题再次成为敏感话题。

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将近140家中国半导体设备材料公司加入实体清单,清单企业及关联公司未来都有断供风险。美国商务部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称,“这是一次严厉而全面的制裁”。中国商务部也正式发声抗议,并推出禁止半导体相关原材料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对美出口的反制裁措施。

尽管如此,Andy Micallef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中国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和电子通讯市场,公司的客户仍然需要中国供应链的产品及服务。

作为荷兰最重要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恩智浦前身是飞利浦旗下芯片部门,2006年从飞利浦分离出来独立运营。公司主要生产车用MCU(微控制器)为主的汽车电子芯片、通讯及物联网领域的通信芯片。据最新财报统计,公司有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汽车市场,另一半则来自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主的通讯市场。

恩智浦进入中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恩智浦大中华区拥有超过9000多名员工,14个办事处,6个研发中心及1座位于天津的芯片封测厂。

该公司CEO库尔特·西弗斯(Kurt Sievers)此前曾多次表达过对地缘政治影响半导体供应链的担忧。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独立于世界其他地区主导芯片产业,即使存在这种可能,芯片也会因为成本急剧上升而变得异常昂贵。

不只恩智浦,另一家海外芯片大厂意法半导体近期也宣布加码中国供应链投资。11月21日,意法半导体与中国第二大晶圆代工厂华虹达成合作,华虹将于2025年底负责为意法半导体代工生产40nm MCU。意法半导体CEO Jean-Marc Chery表示,中国市场是不可或缺的,是电动汽车规模最大、最具创新性的市场。

今年以来,汽车电子行业因全球电动车需求放缓而陷入低迷。由于车企前期囤货,导致部分汽车芯片,如MCU、功率半导体、电源管理芯片出现供应过剩。同时,电动车降价带动车企要求零部件供应商降价,使得汽车半导体供应链的利润进一步被压缩。

在此背景下,全球最大的车用功率半导体供应商英飞凌2024财年营收同比下降8%,利润缩水30%,恩智浦2024年营收与利润双双大幅下滑,意法半导体、瑞萨等汽车芯片巨头财报均显示市场状况不佳。

英飞凌等公司等进一步指出,明年行业将继续承压,市场需求并不会迅速恢复,公司也在为2025财年业务增长放缓做准备。但目前行业普遍认为,虽然遭遇需求放缓,汽车行业向电动车的转型并不会改变,从长远看,对汽车芯片的需求量将继续攀升。

而国内汽车半导体领域建立本土供应链仍然需要时间。据日经新闻网今年1月报道,在车用芯片领域,中国国产比例仅占10%左右,90%依旧依赖海外供应商。瑞银证券中国科技硬件分析师俞佳也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整体来看,汽车应用市场除功率半导体外,国产化率基本上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