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马岩松:建筑不仅由权力和资本决定,也需要公众的探讨

“建筑这件事非常人文,需要各种声音去参与。”

《狂想之城》截图

界面新闻记者 | 潘文捷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历史里尽是胆大的人。”这是建筑师马岩松在城市人文纪录片《狂想之城》中的感慨。在这部纪录片中,他前往了全球六座城市,与艺术家朋友——恩利、陈明昊、蔡国强、瓦格纳、陈冲等人一起,挖掘全球建筑背后的设计理念,以及敢于“制造不同”的勇气。

在前日北京举办的观影会现场,马岩松这样谈及“胆大”的建筑师以及这些人面对的各种质疑:“艺术家做很多事儿也是靠直觉,不一定是经得起所有角度的质疑,所以(质疑)也不是什么可怕的事。建筑这件事非常人文,需要各种声音去参与。”

《狂想之城》海报(图片来源:腾讯视频官网)

在拍摄《狂想之城》的过程中,马岩松发现,这些艺术家朋友们相信建筑的物质性,他们认为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建筑会存在上百上千年。例如,艺术家蔡国强告诉马岩松,自己做的烟花“是瞬间的,你那个(指建筑)是永久的,你们更难”,建筑和城市空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做得好就是历史的财富,如果做得不好可能会被骂几百年。

“可能会有人误认为建筑师非常自大,会把他们不切实际的想法强加给这世界,其实并不是这样。”许多建筑师的创作都是从批判开始的,这种批判其实是“对很多人的代言”。马岩松在活动中谈到,普通人总是对城市的建筑有很多不满,而有时候他们没有察觉到自己的不满,但依然在城市场景里不断受到影响。有些建筑师看到了这些问题,选择去批判现实,用一种新的力量进行改造。这受到大家的期待,因为人们希望看到对腐朽现状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人们也可能难以接受新的事物。

在《狂想之城》第一集里,马岩松来到了建筑师贝聿铭为法国巴黎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贝聿铭要在传统的建筑物面前做一个现代的设计,法国人本身就对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而贝聿铭是一位华裔美国人,招来许多非议,当时贝聿铭在大街上走着都有很多人指责他。马岩松说,这些批评贝聿铭的人,后来又因为他的作品而感到自豪。“巴黎有很多古典建筑,如果没有玻璃金字塔造成的反差,如果总是要一种消灭另一种,如果大家没有参与讨论,包容性就不会存在。”所以他认为,讨论和争论的过程永远在所难免,他自己做项目时也是“下午开会争吵,互相骂起来了,晚上又一块喝酒去了”。

贝聿铭为法国巴黎卢浮宫设计的玻璃金字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马岩松说,自己在海外受到的最大质疑,是在为《星球大战》导演卢卡斯在芝加哥建设博物馆的时候。当时,卢卡斯选择了全世界五家著名且前卫的建筑师事务所,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的UN Studio、普利兹克奖获奖人扎哈·哈迪德、北京马岩松领衔的MAD事务所以及来自法国的事务所等。马岩松回忆道:“被邀请就已经很幸运,当时觉得是假的——怎么可能卢卡斯找一个中国年轻人参加竞赛?后来赢得竞赛也跟梦一样,之后逐渐相信这件事儿,工作了两年,设计完了,要开工的时候给停掉了,非常沮丧。”卢卡斯的博物馆由于遭到当地人质疑而被叫停,他后来决定换到洛杉矶继续建设,依然请马岩松进行设计。

“大家一开始觉得(建筑)跟我没什么关系,或者觉得城市和建筑是权力、资本(决定的),我只是接受,但其实(公众)需要参与(讨论),”马岩松说,“建筑是非常社会的,它关系到很多人。人们既想要从建筑师的眼里看到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看到建筑师的奇思妙想和智慧,也希望建筑师关心社会和每个人的困境,面对普通的、日常的生活。”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