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课题组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钱明辉、应芷安、潘菲
界面新闻/界面智库:崔宇、毛盾、王玉
2024年5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界面新闻/界面智库等联合启动了“中国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旨在科学评估不同区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水平,发现各地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过程中的“痛点”和“堵点”,为各地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参考。课题组撰写的《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已于11月9日在南京举办的“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发布。
相关阅读:
长江经济带“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数研究报告:成都、武汉、上海位居前三,部分中小城市更“爱才”
为了深入了解东中西各地区县域城市(包括县和县级市)的人才政策现状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水平,课题组还选取了浙江台州、湖北襄阳和四川宜宾下辖的19个县域城市作为观察样本。本文将以宜宾珙县为例,探讨县域城市在爱才、引才、育才和用才等方面的新做法和新挑战。
相关阅读:
在对珙县的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其人才政策表现出对各类人才的强烈需求。继2022年出台“人才九条”后,珙县今年又出台了“新十条”系列人才政策,涵盖人才分类与资助标准、企业自主引才备案、人才绿卡(修订)等,进一步丰富并优化了其人才政策框架。
整体来看,珙县在绿卡服务特色度、住房补贴吸引度、人才奖励丰厚度和人才预算侧重度等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在调研的19个样本县域城市中位于头部梯队。不过,与其他地区相比,珙县的部分人才政策也存在同质化现象,需要对人才政策进行持续的改进和创新。此外,珙县在健康保障全面度和金融支持丰富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金融服务方面相较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如“人才贷”等金融产品尚不完备。
目前,珙县为了在区域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宜宾市一级的人才政策形成一定的差异,已在人才服务特色度和人才奖励丰厚度上提供了更加优厚的条件。在人才服务方面,珙县不仅提供人才公寓拎包入住,同时人才绿卡服务也更多加元化,包含每周家政、美发观影、文旅休闲等多个项目。除此之外,珙县还升级推出购房补贴、幸福基金等举措,为人才婚育安居全程护航。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珙县已兑现安家补助、绿卡服务、工作室建设补助、人才公寓补贴等政策资金2200余万元。
从住房补贴吸引度来看,来珙县的博士研究生最高可领取100万元安家补助,硕士研究生为40万元,本科生20万元,除安家补助外,还有一次性购房补贴,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于更高层次的人才,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补助,这不仅体现出对高端人才的重视,同时还显示了一定灵活度。根据课题组对19个样本县域城市住房补贴吸引度的量化评估,台州、襄阳和宜宾县域城市的平均得分分别为1、0.22、0.59,市一级则分别为0.8、0.24、0.30,意味着在住房补贴方面,县域城市相较于市一级的政策力度更大,而珙县这一指标得分为0.9,在宜宾7个县域城市中位居首位。
同时,珙县也将企业自主引进人才纳入激励范围,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这一举措不仅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珙县还建立了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引进培养、激励扶持、服务保障以及重大人才项目的落实。
根据课题组的评估,在企业自主引才支持度方面,宜宾县域城市的平均得分为0.57,高于市一级,而珙县的得分为1,同样位居首位。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两个方面:首先,县域城市为企业提供了一系列引才工作的补贴政策,如珙县提到鼓励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招引主导产业领域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最高给予企业10万元/人、总额不超100万元/年的一次性引才奖励;其次,宜宾的珙县、高县等县域城市还赋予了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的权力,相比之下,市一级尚未出台类似的政策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使用上的自主权。
珙县组织部数据显示,自2022年人才政策推出后,吸引了众多高校人才和在读硕士研究生到珙县实践。2023年珙县引进各类人才618名,有3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到珙县实践,硕士研究生实现连续两年数量翻番。“新十条”政策出台后,截至10月,今年珙县引进重点产业人才达84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60名。
珙县教育系统对一系列人才新政有着深刻的体会,珙县教育体育局政工股股长刘大权向课题组透露,自2022年人才政策推出后,有两个显著的变化。首先,招聘教师的学历门槛得到了提升。过去,由于本科生招聘困难,珙县在招聘教师时不得不将专科生也纳入考虑范围。然而,在2022年人才激励政策实施后,招聘条件明确要求应聘者必须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并且所有岗位都能顺利招满,这表明了珙县对教育人才的吸引力有了显著提升。
其次,教育领域高学历人才的数量也在稳步增长。刘大权表示,在2021年之前,珙县教育系统中几乎没有硕士研究生级别的人才。而随着新政策的实施,硕士研究生人才的引进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2年成功引进了1名硕士研究生,2023年这一数字增加到了4名,预计2024年珙县教育系统引进的硕士研究生人数将达到6至8名。
作为教育系统引进的人才,珙县中学副校长叶义2018年硕士毕业后来到珙县,见证了珙县人才政策从无到有、从简到优的转变。他表示,在培养人才发展方面,珙县提供了学历提升补贴,对于获得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在职教师,分别提供5万和3万的学费补贴。此外,职称提升也有相应的补助,例如评聘为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的教师,每月可获得300至600元的职称补助。
此外,叶义还提到,珙县的教师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的奖励,也会得到相应的补贴。“例如,获得市级一等奖的教育团队将获得10万元的奖励,二等奖5万元,三等奖3万元。这些奖励不仅体现了珙县对教育质量的重视,也激励了教师团队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他称。在科研成果方面,珙县同样给予了丰厚的奖励,教师在国家、省级、市级课题研究中取得成果,最高将给予3万的奖励,以此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创新。
不过,通过对19个样本县域城市的观察,课题组发现,县域城市在“育才友好度”的定量指标上仍较市一级稍弱。这主要是由于县域城市在财政实力、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方面与市级存在差距,市级在终身学习支持度、培育项目扶持度、特色人才需求度等多指标上均高于县域城市平均值。以宜宾市为例,宜宾市在人才培育载体方面的最高经费支持可达2000万元,而县域城市中,即便是支持力度较大的珙县,其最高的支持经费也仅为1000万元。
在这种背景下,珙县除了在财政支持上努力追赶外,还更加注重对于人才的人文关怀。叶义表示,珙县在解决人才配偶的安置问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他的配偶原本在成都工作,拥有专科学历,从事旅游行业。来到珙县后,珙县为其配偶协调了文旅公司的工作,直接成为国企员工。同时,珙县还为引进人才的子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其可在珙县40多所法人学校中自由选择。
珙县的人才政策不仅成功吸引了外地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本地人才的回流。珙县露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政,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珙县人,曾在四川成都、云南、重庆等地工作,看到珙县对人才的渴求,他决定回到家乡,投身于紫苏特色农产品的种植与加工。在珙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成珙县紫苏和恒丰糯稻种质资源保护基地2个,其团队带动全县种植紫苏26000亩,辐射带动全县创业就业农户6300户,其中脱贫户248户。“预计今年全县‘玉米-紫苏’种植总产值可达5800万元以上。”彭政称。
除了农业,珙县在重点产业领域,如晶硅光伏、新能源、绿色建材、表面处理等,通过“一事一议”方式对高端创新创业团队项目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项目给予县级配套奖补支持。此外,对于重大项目,除了享受创业政策外,还给予项目招引牵头人员最高5万元的奖励。对于入驻特定创业园区的人才项目,免费提供办公场所或给予租金补贴。对于毕业5年内来珙县创业的大学生,按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提供最高50万元、期限3年的贴息扶持。
在课题组调研的19个样本县域城市中,多数县域提供的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为50万元,包括宜宾的珙县、筠连县、屏山县,以及台州的大部分县域城市。台州临海在创业贷款方面的支持力度最强,比如,临海的政策中提到,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自成立5年内,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合法放贷机构以信用贷款方式向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按贷款本金实际损失的40%予以补偿;以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向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发放的贷款,按贷款本金实际损失的30%予以补偿;商业担保机构为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按代偿本金实际损失的40%予以补偿。上述补偿单家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累计最高200万元。相较之下,宜宾的江安县、长宁县、兴文县以及襄阳部分县域城市的创业担保贷款额度较少,在15至30万元之间不等。此外,襄阳市还有一些县域城市在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上存在一定缺失。
课题组在调研时也发现,虽然通过引进和回流人才,珙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其在人才工作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年轻人才倾向于流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人才政策的同质化导致竞争力不足,在健康保障全面度上还不够完善,涉及商业医疗保险、健康养护以及养老方面的政策仍待补充。而且,其金融支持力度相较于发达地区仍有差距,特别是在“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方面有所缺失。
此外,在人才预算侧重度方面,珙县等县域城市仍较市一级有显著差距。根据课题组的统计,在19个样本县域城市中,宜宾的珙县、兴文县及台州市三门县在人才工作投入上力度较大,其2024年县域组织部人才工作项目预算与本级预算总额的比值均超过25%,其中珙县最高,达到54%,不过这一比值仍较市一级偏低,台州、襄阳、宜宾市一级的人才预算侧重度均超过70%。
针对这些问题,珙县组织部副部长闫正方表示,未来珙县在人才生态优化方面,还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人才绿卡”服务,同时,改善人才公寓的居住条件,完善周边配套设施,优化公共交通网络,为人才创造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此外,珙县还将定期举办丰富多彩的人才交流活动,以增进人才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发展氛围。
“珙县将通过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忠诚度。紧扣县域人才需求,将宜宾籍珙县籍学生作为招引的重点,通过提供实习岗位开展联谊交流,争取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珙县。”他称。
同时,闫正方还指出,珙县计划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建设,在金融支持领域,珙县计划强化其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创业资助与金融服务,旨在解决目前金融扶持方面的短板。
“目前正在和金融机构谈人才贷等具体事宜,在贷款额度,利率方面会有一定优惠。”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