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项目实施四年,高校落地成效如何?

从最早的国际治理人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层次项目经历一个较大的跨越。

图片来源:图虫

界面新闻记者 | 查沁君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强。如何让世界精准感知中国、如何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议题的制定者,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两大挑战。

日前,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中科浩博国际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的“2024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年度交流暨推进会”针对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国际交流合作、高质量国际化就业展开探讨。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提出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概念,要求加快培养。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加强人才国际交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人才国际交流。

但现实难题是,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周期长、难度大,学科交叉融合程度不高,优质课程、国际化师资和实训渠道短缺,学生了解少、意愿不强等。

基于此,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于2020年发起实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高校作为主体和重要阵地目前有110所高校加入,1200多名学生赴国际组织、外国驻华使领馆和跨国企业等实习实训

中国石油大学是较早加入高层次项目的高校之一,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杨薇向界面新闻回忆,当时第一个送到联合国发展计划暑期工作学生引起全校轰动。

刚开始只有25个报名,后来变成50个100多个300多学生报名。”杨薇称,这部分学生在项目推动上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相比之下,海南师范大学虽然今年才加入,但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分管校领导主抓,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部门参与其中。学生参与相关课程学校会给予学分认定、选修课设定、评优评奖、推免研究生及实习等制度,并且有专项经费支持。

我们虽晚加入但制度设计早。”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许玫对界面新闻表示,第一期20名学生参加线下实训,七位同学获国际组织推荐信,两位去实习。每期全校学生报名踊跃,受欢迎度高,引起国际化项目氛围热潮。

许玫表示,今年该校还在试点,明年可能在现有制度上再提升,增加更多政策保障支持,包括经费投入保证项目闭环运行。她提到,一些优秀学生因家庭经济实力不足无法参与十分可惜。学校需从各资源保障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高层次项目专家委员会主任浦跃朴认为,最早的国际治理人才到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层次项目经历一个较大的跨越如今结合高校的国际化开放办学战略,全方位地将教育体系培养体系,按照国际通用体系建设好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报告中提到一些高校的落地经验,比如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国际处、教务处、财务处、就业指导处等相关处室信息共享、分工负责、协调配合机制共同推进。

一些学校将项目资源嵌入或融入育人体系,如中央财经大学依托项目资源在暑期小学期增加国际课程供给,华中农业大学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创新者活动引入所有二级学院,每个学院领取与学科专业相关打卡任务并积极完成。

再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依托世贸组织亚太培训中心和高层次项目平台,结合传统优势成立上海首家国际组织学院;大连外国语大学设立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中国传媒大学在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设立国际组织人才班,将新闻传播专业优势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相结合

项目实施中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挑战,如适应不同类型学校需求、提质增效、院校项目进展不平衡、整体规划等未跟上项目有效实施需要、基础服务未充分使用、为不同类型学校及具体院校针对性服务需增强。学生国际化人才意识有待培养,择业有待引导。

还有老师反映学生有兴趣但遇困难放弃,获国际组织实习机会后因不愿出国等原因放弃。这些问题需根据新形势等,在相关部委指导下,留学基金委、学生服务中心及各位专家指导下,未来共同研究解决,使人才培养工作上新台阶。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