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中医药形象IP“阿道”正式上线

“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时尚前卫的形象,讲述中医药故事,发出中医药好声音,进而实现以医助旅,以旅彰医,双向赋能、相互成就,推动中医药与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身穿绿衣服,腰背济世葫;脚踏五彩云,犀牛鼻朝天冲……9月12日上午,都江堰中医药文化主题列车开启暨中医药形象IP“阿道”正式上线。成都市卫健委中医药综合医政处处长、一级调研员赵春晓,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副所长曹冬,都江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曾滢茜出席活动。

近年来,都江堰市立足世界级文旅资源和道地医养文化,以圈链思维培育壮大医药产业和康养经济。其中,东软健康产业园、青城山国际康养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接续落地,打造出“乡村振兴+田园康养”“青城民宿+中医养生”等多张旅居医养“金名片”,获评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等荣誉。

“阿道”的上线,是都江堰市卫健系统积极整合资源,结合地方特色,打造的一款“中医药+文创”旅游产品。在中医药理论中,“道”既是宇宙万物运行的规律,也是追求健康与和谐生活的哲学。青城山作为道教发源地之一,积淀了丰富的中华道医、珍稀药膳、太极养生等文化。都江堰中医药IP取名“阿道”,便是在这两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寓意通过中医药的智慧,引导人们探索生命的奥秘,走向健康之道。

“阿道”的形象,借鉴了都江堰古代镇水石犀的形象特征,同时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使“阿道”既具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时尚与活力。据了解,“阿道”的形象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一样的应用,此时节正值秋季,“阿道”的形象就是头顶银杏叶的俏皮童子;冬季,“阿道”脖颈处围了一根红色的围巾,翘首以嗅红梅香。而在现代都市场景中,“阿道”则以一种生动、亲近的方式,与老人一起习练太极,同孩童一道制作香囊,辨识道地药材,学习节气养生。春来夏往,秋收冬藏,“阿道”便在四季中与大家互动。

市卫健局副局长唐莹表示:“‘阿道’IP是我们坚持‘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原则,努力推进中医药文化大众化传播进程的有益探索。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医药文化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大IP时代。我们将持续深挖中医药宝库,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打造一系列‘阿道’IP内容,以优质内容和品牌赋能中医药与文化传播、康养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中医药服务及产品时尚化、年轻化发展步伐,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

赵春晓对本次活动的举办予以肯定。她进一步介绍道:“开启都江堰中医药文化主题列车,发布中医药形象IP,是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和烟火里的幸福城市的‘中医药表达’。其目的,就是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时尚前卫的形象,讲述中医药故事,发出中医药好声音,进而实现以医助旅,以旅彰医,双向赋能、相互成就,推动中医药与交通旅游融合发展。”

 本次活动由都江堰市中医医院承办。现场,都江堰市中医医院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中医药+”创意成果,不仅有研发的胆胃颗粒、利咽茶等药品,还有香囊、枕头、养生茶等保健产品。

当下,药食同源正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新选择。堰无味本草饮四神汤采用传统精方,采购新鲜食材,慢火熬制而成,这种健康时尚的即时饮品受到大家的欢迎。

据了解,2023年,都江堰市中医医院陆续开展青少年研学活动,通过辨识药材、体验艾灸针灸,制作香囊等活动,让孩子们增强对中华传统医学文化的了解和认知。而在此次现场,都江堰市锦兰幼儿园师生代表参加了活动,副园长周甜表示:“中医药文化博大精神,文化根植要从娃娃抓起,下一步,要多带领孩子们深入自然,辨识中药材,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