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三卫生间”到“城市家具” 中国正发起厕所革命

从没有隐私的蹲坑到提供更人性化的第三卫生间,中国国家旅游局启动厕所革命“三年计划”,远不仅增加几万间公厕这么简单。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奥地利人托马斯曾经在中国留过学、教过书,每隔几年就要来中国转转,当问到对中国公厕有何印象,他第一直觉回答竟是“最近我在中国没怎么上过公厕”,显然,商场、餐厅、机场场景被他忽略了,“94年春节在阳朔旅游,地上只有洞,没什么墙保护隐私”,留给他最糟糕的典型中国公厕记忆。

如出一辙,旅行作家Natalie Paris发表在《卫报》的文章中对中国厕所的描述:被广泛认为是“坑儿”,而且是一排一排的坑儿,由低墙隔开,没有单间,没有门,没有隐私。

简陋的公厕不仅曾带给旅游的老外尴尬印象,基础设施不完备,也让出门在外的中国人“方便”之事变成最不方便的事。

尽管,这些年公厕在逐步改进,但状况依然参差不齐,这一矛盾在旅游景区最为突显。国家旅游局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境内旅游一趟平均每人上8次公共厕所,所有游客每年在旅游厕所如厕次数超过270亿次,厕所数量短缺、洗手池等配套设施不齐备、卫生条件差等仍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2015年,国家旅游局启动厕所革命“三年计划”,也把旅游景区作为重点之一。截至目前,全国共完成新改建厕所50916座,其中,2016年实际完成28907座,同比增长31.3%,重点解决了孤厕、旱厕和冰厕的问题。

一系列星级厕所也随之兴起,在提升游客如厕体验的同时,考虑与景区景色融为一体。

湖南省吉首市乾州古城是4A级景区,古城内共有6间公共厕所,多以青砖砌成,外形古香古色,掩映在众多亭台楼阁当中。厕所地板由瓷砖铺成,蹲位隔间由塑料门隔开。有的厕所的角落里修有洗拖把的水池,旁边挂着2到3把拖把。洗手台多外置,上面摆放着一个透明水瓶,里面插着一株绿植。

有些公厕甚至本身就成为了景点。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多伦路公厕有“上海最美旅游公厕”的称号。多伦路厕所位于上海虹口区的多伦名人文化街的入口处,比邻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五十米开外便是熙熙攘攘的四川北路。

多伦路厕所是古色古香的木质天花板,而其建造也沿袭了“古法造厕”的工艺和智慧。据了解,虹口区江西北路有座历时百年的“古厕”,没有排风扇等现代设备却极少有异味。虹口区绿化市容局充分研究,将这种古老的“自然排风”的技术运用到多伦路公厕的改造中,除了有利于厕所异味迅速挥发,还节约了水电费。

除了扩建数量,在公厕的硬件建设改造中,技术是重点投入。在中国厕所技术创新大赛上,如来自宜兴艾科森生态环卫设备有限公司的Eco-san太阳能绿色厕所,在形似房车的可移动一体化箱体顶部,设计者放置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没有外加电源和管道。该项目设计为供多人使用的公共厕所,依靠光伏供电系统及电化学废水处理循环回用系统,实现了公厕排放的节水、节电、节能、环保、绿色、安全、无人值守等功能。

日本是公认的公厕环境较好的国家之一。据《旅游外交参考》,日本一些高级的公厕,卫厕具有动作感应、高效除臭和调节水流功能,甚至播放潺潺流水声以遮掩尴尬。

公共厕所作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体现窗口,设计理念、技术的改进中,也包含了越来越多人性化的理解。比如,近一两年提出女厕所数量配比应该多于男厕所,或者设立更灵活的双向使用厕所。

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未来第三卫生间建设成为厕所革命的重点。第三卫生间概念的提出是为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上厕不便的问题。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就表示,“5A级旅游景区要做旅游综合服务的模范。第三卫生间的设置,我们要求首先从景区开始,这对于5A景区是一个硬指标。全国5A级旅游景区将建604座第三卫生间。”

一些公厕在建立之初就有“第三卫生间”的设置,如多伦路公厕在改造后增设了一个母婴床,考虑到在方便用厕同时,还能起到照料宝宝的作用。保洁员向记者介绍,很多游客家庭出行,婴儿床的使用频率很高,大大方便了带孩子的旅客。

甚至把公厕开辟成“第5空间”的想法也在实施。2015年11月,首个新型公厕样板间“第5空间”率先在北京房山区政府前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除了和其他厕所一样的基础功能外,第5空间还有ATM机、电动汽车充电桩、饮料瓶纸张智能回收机等设施。北京环卫集团副总经理罗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这里能够成为继家庭空间、工作空间、社交空间和虚拟空间之后的第5空间。”

厕所革命,在2016年重点实施有三项行动——厕所革命建设行动、管理行动、文明提升行动。

说到管理,高科技的设计提升了硬件,软件方面保洁员是在第一线的担当者。在湖南乾州古城做了两三年清洁工的陈女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她日常工作是打扫古城内一部分区域,包含其中的公厕。她是排的下午班,要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夏天会随着日落时间推迟到晚上8:00,打扫厕所除了冲洗蹲位、扫地、拖地,还需要擦洗手台、置放檀香。

而在北京雍和宫做保洁的孙阿姨,她管理的女厕灰色砖墙与周围的古建筑融为一体,内部宽敞明亮,自动冲水系统的设计,减轻了不少工作负担。但春节是孙阿姨最忙碌的日子,她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说,初一十五雍和宫客流量大增,会出现排队的情况,一般只能插空打扫,平时早上七点半上班,而今年大年初一那天四点半就被要求到岗了。

上海多伦路“最美公厕”之所以获得美誉,也和日常保洁密不可分。据保洁员曹锦介绍,目前是跟踪服务,每走一个人就打扫一下,每晚进行两三个小时的大扫除。曹锦称,墙上瓷砖每天都要擦洗一遍,屋顶风扇每个星期打扫一遍,夏天不能有苍蝇、异味,公厕一直配备电苍蝇拍。 

相较于建设、管理,有赖于人们公共意识、素质提高的文明提升行动见成效并不那么容易。在杭州西湖断桥附近的公共厕所工作了五六年的沈阿姨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平时会遇到急急忙忙没把厕所冲干净的游客。另外一位保洁员周阿姨则抱怨道,“好多人觉得这不是自己家,往公共景观的水池里尿尿。”

而公厕内,如厕不关门、脚踩马桶座、手纸筐上锁防偷的无奈之举,意味着“厕所革命”依旧任重道远。

2017年3月,国家旅游局印发新发布的《“十三五”全国旅游公共服务规划》(下称规划),提到在下一个五年中,政府将在景区厕所、最后一公里交通、自驾游营地等项目上投入和改进。

李金早在今年的全国厕所革命工作现场会上表示,2017年全国将建设旅游厕所26197座,其中新建19512座,改扩建6685座,需要投入近100亿的资金。除了厕所建设外,后期管理和维护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商养厕、以商管厕”,是将厕所革命持续下去的创新思路。

据李金早在上述会议上的发言,目前商厕结合方式有许多种:其一为PPP模式,即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形成一种伙伴式合作关系;其二是桂林模式,将厕所与相应的商业门面“捆绑”起来,公开向社会招标,鼓励社会资本承包经营。“一层为商,二层为厕”、“一商养一厕或养多厕”、商厕可同地也可异地。据桂林当地媒体报道,一位湖南籍业主曾投入130万元建了15个公厕,商铺出租后,盈利稳定;第三是青岛模式,青岛崂山生态厕所由企业出资建设,政府分期回购。建设完成后,政府委托企业经营管理,企业可以拓展运营空间,在厕所内外开展视频广告、外墙广告、物品零售等以商养厕的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并负责厕所的日常养护维修,政府对其经营厕所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另外还有委托模式和认领模式等。

目前在一些公厕,出现的洗手池镜面屏幕广告只是广告尝试的一种。在国际上,公厕经营创新似乎走得更远,德国“茅厕大王”汉斯·瓦尔将公厕与文化创意相结合,每年的经营收入高达3000万欧元。开始时,瓦尔聘请各国专业设计师,将每间公厕以不同的主题设计,同时兼顾实用性,这些富有设计感的公厕被称为“城市家具”。这些公厕不仅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更吸引了大批广告客户,苹果、三星、香奈儿等纷至沓来。

中国财政学会公私合作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洁在接受《北京商报》报道时表示,“厕所属于公共设施,不可能是暴利行业。如果探索出可行性的商业模式,厕所的回报也会较为稳定。”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