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遗梦》的作者去世了,让我们重温这部小说的出版故事

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凌晨,77岁的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去世。他的作品《廊桥遗梦》在流行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文学界却对其多有批评,有人认为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都不令人信服,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也有用力过猛之嫌。

1994年6月,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一本美国人写作的言情小说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译者梅嘉将其书名译为《廊桥遗梦》。

也许正因为优雅而略带神秘感的书名,这部仅花了11天完成的畅销书在中国收获到大批知音,在图书市场上掀起轰动效应。不少读者和媒体均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译者“梅嘉”深怀兴趣,不断叩问其身份。最终,“梅嘉”浮出水面,她正是当时卸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不久的资中筠。

当时的资中筠并不是作家,却头一回启用了笔名,原因不难理解——这本畅销小说的翻译,乃是她所有工作中耗费心力最少的。那时,她主持的社科基金项目《战后美国外交史》处在最后通告阶段,80余万字的稿件收归于资中筠手中。《廊桥遗梦》则是无心插柳的工作,一位出版社编辑找到她,请求承担一本美国畅销小说的翻译,并且要快。

资中筠听到“畅销小说”四个字顿生警惕,要求先读一篇再说。很快,她翻完了这本1992年红遍全美的故事,许多年后,资中筠回忆头一次读完《廊桥遗梦》的感受:“虽未有所打动,但觉得至少品味不低,还有某种美感。觉得在为那本大书(指外交史)苦斗之余。可以当作一种消遣,如同吃冰棋淋一样,于是就接受下来。”

《廊桥遗梦》在中国的故事可以被视作这个现象级小说在当时世界引发图书热潮的一个样本。该书从1992年出版之初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并于1993年间雄踞榜首,它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多种文字,全球总销量超过5000万册。

小说原著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是一位文艺多面手,他1939年出生在美国爱荷华州,1968年在印第安纳大学卢明顿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后,曾在北爱荷华大学担任管理和经济学讲师的工作,后来升任商学院院长。

一位商学院学者为何会写出20世纪末最引人关注的言情小说?这也许要归功于那个嬉皮士占领全球的年代的影响,青年时的沃勒曾是一名吉他手,他热情洋溢,杜撰过一篇致敬一位叫Francesca的女人的诗歌,并谱写成歌曲。到了1990年,已退休的沃勒和一位朋友沿着密西西比河摄影时,关于那位幻想中的女子Francesca的故事重回他脑中。他用了11天,完成了《廊桥遗梦》的创作。

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位家庭主妇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与《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相遇,在短暂的浪漫邂逅后,女主角在家庭的羁绊下选择与情人分手。

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在访谈中称这本小说是沃勒“献给美国的礼物”。不少年轻人在阅读这本小说后痛哭流涕,被其爱情感动。小说同时吸引了好莱坞著名演员和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他在1995年执导了《廊桥遗梦》电影版,自任男主角,女主角则由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出演。斯特里普因这次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同名音乐剧于2014年在百老汇上演。

《廊桥遗梦》在流行领域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文学界却对其多有批评,有人认为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都不令人信服,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也有用力过猛之嫌。

沃勒在退休后,进行过一系列跨界创作,他在1988年和1990年出版了两本旅行随笔,在1993年,他推出了以《廊桥遗梦》为主题的音乐专辑The Ballads of Madison County,1995年,他的另一部小说《亡命杀手》(Puerto Vallarta Squeeze)也被拍成电影。

但它们都没能复制《廊桥遗梦》的成功。也许这本书本身其实该被视作上帝献给沃勒的礼物,它在问世后达到的高度,不论是原著作者,还是中文译者,都未能想象到。

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凌晨,《廊桥遗梦》的原著作者、77岁的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Robert James Waller)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寓所去世,死因是多发性骨髓瘤,沃勒的经纪人向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