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崔宇
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报告(2023)》“城市篇”中,界面智库从创新环境、研发能力、企业活力和创新绩效四个维度对国内GDP超过5000亿的55个城市进行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力10强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武汉、杭州、合肥、南京、广州和西安。
作为浙江省内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温州科技创新能力总指数为67.38,排名由上年的第40位上升至第34位,上升幅度为55城最高,显示出温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进展。
相关阅读: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排行榜:北京居首,苏州和武汉跻身前五|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⑦
科技创新能力跻身全国10强,合肥做对了什么?|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⑧
武汉何以成为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第一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⑨
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体量显著背离,什么在拖累重庆的科技创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⑩
55城研发能力评估:武汉高新区研发能力最为亮眼,温州排名上升幅度最大|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⑪
未能跻身全国10强,天津科技创新的短板何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⑫
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下滑3位,西安遇到了哪些堵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⑬
作为东北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大连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挑战?|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估⑭
从四个一级指标的排名来看,温州在研发能力上的提升最为显著,排名大幅上升了13个位次,由45名升至第32名。创新环境也提升了3个位次至第32名。而企业活力与创新绩效的排名分别小幅下滑了2位与1位。同时,温州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均有所上升,排名分别位列全国第22位和第47位,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遥相呼应。
从27个二级指标来看,温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跻身全国前10名。有3个指标排名在11至20名之间。同时,有9个指标排在21至30名之间,有12个指标排在31至50名之间。稍显不足的是,温州在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以及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比这两个指标上排名靠后,均位列第51名。
在创新环境方面,温州的得分为70.40,排名由上年的第35名上升至第32名。
其中,温州高新区工业总产值排名下滑2位至第35名,但整体规模增加了237亿元,达到1943亿元。尤为突出的是,温州科学技术支出和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的排名提升幅度较大。2022年温州的科学技术支出达到38亿元,排名上升5位至第26名。温州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上升了0.28个百分点至3.34%,排名上升4位至第28名。与此同时,国家级高新区注册企业数较上一年增加7268家,排名上升了1位至第32名。这些数据表明,温州在加强财政科技支出和推动高新区发展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研发能力方面,温州的得分为70.44,排名由上年的第45名大幅上升至第32名。
具体来说,温州在集聚高端研发人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为高新区万名就业人员中R&D人员数显著增加,达到1573人,排名大幅上升26位至第16名。同时,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较上一年提升了1.33个百分点至3.16%,排名也显著提升了21位至第11名。这些数据表明,温州在高新区研发资金和人员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温州在高等学校数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以及高新区年末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占比方面的排名相对靠后,显示出温州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板。
在企业活力方面,温州的得分为65.26,排名由上年的第29名下降至第31名。
具体来看,高新区入统高新技术企业数较上一年增加200家至848家,排名保持稳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则较上年增加55家至107家,排名下降了1位至第20名。新质生产力上市公司市值占比和科技型上市公司占比保持稳定。然而,温州在规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方面的排名下滑较大,由14名下滑至21名,显示出温州在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活跃度、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在创新绩效方面,温州的得分为62.01,排名由上年的第39名下降至第40名。
尽管排名有所下滑,但温州在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方面取得了显著增长。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比上年增加了91亿元至331亿元,排名上升4位至22名。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也有所提升,达到4.12%,排名下降1位但仍保持在全国前列。高新区出口金额在当地出口中的占比和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有所提升,排名也均上升了3位,分别达到第39名与第43名。然而,温州在万人专利授权数方面的排名有所下滑,显示出温州在专利产出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综合来看,温州在科技创新方面展现出了积极的增长态势和增长潜力。特别是在研发能力和企业活力方面,温州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支出、加大高新区的研发资金和人员投入等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然而,温州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通过加强高等教育资源建设、优化科技创新型企业培育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当前,温州市聚焦“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格局,高水平建设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永久会址、瓯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特别是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温州市将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低升高”行动,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同时,温州市还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温州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