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竞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天空之城”,企业期待打通政策“最后一公里”

到2027年,上海将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

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

“上海动起来了,有望给低空经济产业注入新动力。”沃兰特航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说。

8月16日晚间,上海印发《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将在企业培育、关键配套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载体布局、商业场景等方面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低空空域是指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飞行区域。低空经济是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目前,低空领域的主要产品包括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消费级、工业级)、直升机、传统固定翼飞机等。黄小飞所在的沃兰特,就是一家eVTOL企业。截止到今年二季度,国内eVTOL产业链企业达百余家,其中上海、广东、江苏等省市居于前列。

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上海将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具体来看,上海将重点培育eVTOL、工业级无人机、新能源通航飞机等细分赛道领军企业。到2027年,支持10家以上企业落地发展,建成研发制造、适航取证、飞行服务、场景应用全产业链。

《行动方案》提出,支持企业形成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取证综合能力,重点研制4-6人座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产品,加快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化应用。支持企业研制中远程大载重、末端配送等低空物流无人机,采用锂电池、氢燃料等新能源方式,实现低成本、模块化、长航时等特性,加快规模化生产制造。

低空飞行需要建设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

《行动方案》提出,上海将在未来几年加快建设大中小型起降设施及能源设施,联动长三角相关城市,加快研究金山区、青浦区通用机场规划。

同时研究划设链接五个新城、连通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衔接长三角周边城市的低空空中交通网络,试点开通由郊区向中心城区延伸的低空示范航线,布局开设服务各类应用场景的低空飞行航线,积极申请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

低空经济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更是有望达到3.5万亿元。

“此次市级层面的行动方案,不仅体现了对低空经济的重视,也显示出上海追赶行业发展步伐的决心。”黄小飞认为,上海是中国航空工业的重要基地,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竞争优势明显。

近日,上海浦东至江苏昆山双向低空载客航线试点开通,被认为是开通低空载客航线的信号。黄小飞认为,这些试航都是早期市场的培育阶段,距离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还需要时间。

黄小飞期待,《行动方案》的具体细则能早日落地,扩大应用场景开发与落地。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对于推广物流运输、应急救援、低空文旅、智慧城市、载人交通等场景,都提出了明确措施。

以文旅为例,《行动方案》提出上海要打造沿景观水系等区域的低空文旅空中走廊,在具备条件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郊野公园等适航区域开展商业载人观光体验。

今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定义为“增长新引擎”,资本对产业的热情也持续不减。

“这更加凸显了低空经济的行业本质、产业特点及国家期待。”有业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从中央到地方,低空经济相关政策层出不穷,目前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长远来看,这只是一个起点。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即如何将政策转化为企业可利用的资源,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上述人士建议,地方国资可以在早期阶段参与到低空经济的发展中来,投早投小。此外,上海各区在企业集聚度和政策支持度方面,还存在资源错配现象,呼吁全市统一规划,合理分配资源。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