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资讯市场的热战,似乎总是集中在上半年。
今年开年,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称百度要重夺内容分发权,矛头直指今日头条;同时一位百度高层也对《财经》表态说,百度已直起对标今日头条,“一年内打趴他”。
去年年初,也是在今日头条快速崛起之后,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在内部讲话,“希望OMG去参与下一代云端智能资讯服务的竞技”,随后腾讯OMG以腾讯新闻+天天快报双驱动,以期实现对整个移动资讯市场的“合围”。而一众传统门户也是纷纷头条化,砸广告,希望拿下移动资讯这个流量入口。
2016年过去了,战局里的各家会怀念它吗?
多家第三方数据机构发布了自己的年度报告,虽然数据各有差异,但综合各家,可以看到这样几个趋势:
一、拐点
2016年是拐点。
不止是移动端增长的拐点,也是资讯分发行业的增长拐点,可能也是决定各家命运的拐点。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从9月起,整个行业的同比增长已经连续四个月下滑,这是整个行业的第一次。
艾媒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行业还是平均8以上的增长率,2016年下半年,增长率只有4%。
易观的数据也显示,8月后,整体的增长规模在放缓。
一方面是数据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则是除去腾讯系和今日头条之外的大多数资讯客户端增长趋于平滑。
除去天天快报,排名几乎没有变化。
可能图看的更明显一些,Trustdata数据、QuestMobile的数据都可以看出来,腾讯、今日头条、天天快报已经和其他家拉开了差距。Trustdata的数据更是显示,大多数排名靠后的新闻资讯客户端,增长基本已经停滞。
根据QuestMobile的说法,今日头条+腾讯新闻+天天快报三渠道的总月活跃已接近4.8亿,总日活跃接近1.8亿。而关于移动资讯的市场天花板,张一鸣自己曾经做过一份非常精致的测算,他的算法是:
我们估计整个市场的移动互联网DAU大概在7亿,资讯渗透率大概在35%,大概在2.5亿。而目前,整个市场资讯类应用大概会有2亿的DAU。
也就是说,移动资讯这个市场正在被腾讯、今日头条填满,留给其他玩家的不仅只有一小块,而且是不断减少、新增有限的一小块。
二. 腾讯未完成的合围
没有人会怀疑,腾讯系是今日头条2016年最大的对手。企鹅生态去年就写了《腾讯想谋杀今日头条,这事能成吗?》分析战局。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当腾讯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时,总能无往而不利。虽然天天快报表现不错,但无论是时长还是用户规模上,这次合围都未能完成。
用户规模上:
从几家第三方数据来看,作为腾讯OMG大杀器的天天快报,在2016年的答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亮眼。在腾讯重点资源扶持下,尽管成长性压住了其他产品,但总体成长趋势却并没有跟上今日头条。
用户时长上:
除了用户量,粘性越发成为考量一个App的重要维度。从QuestMobile时长数据来看,天天快报2016年的月总用户使用时长涨势依然不够明显,始终维持在300亿分钟以下。
毋庸置疑的是,去年天天快报的发展情况并未达到腾讯总办的预期,没有如期待中完成腾讯围追堵截头条的使命。这让腾讯的移动资讯战略缺失了小半边,也为腾讯将来的整个内容战略留下了一定隐患。
三、头部的争夺
从用户规模这个维度来看,腾讯在各家的报告中,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有钱、有人有流量的腾讯新闻,已经把住头把交椅很久了。
但数据显示,隐患正在逼近。1、时长上,今日头条凭借短视频布局,前年就已经成为第一,到今年,甚至更多人将其视为短视频平台。2、更关键的,下载新增上,今年腾讯也出现了问题。
时长:
从Trustdata数据看,今日头条日均使用时长是腾讯新闻的3.5倍。包括上面一张图片中,QuestMobile报告中6月份开始今日头条的用户总停留突然逆袭超越腾讯新闻。头条给出的官方数据是,其单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76分钟,这一数据仅次于微信等少数超级App。
用户规模:
再看腾讯新闻,它的优势毋庸置疑在于活跃用户数。因为大多数互联网用户对新闻资讯有刚需,而一定程度上用户将新闻客户端看作媒体,对其有天然信任感。这就解答了腾讯作为头部新闻客户端的市场覆盖率要高于头条这类兴趣资讯客户端的原因。
同时,腾讯是将内容抬到与社交同等业务地位的,基于微信和QQ,腾讯新闻有着强大的内容分发和用户触达能力,但是从数据来看,如今这个独一份的能力正在遭遇今日头条的威胁。
Trustdata的数据很明显:8月时,头条一度曾经超过腾讯新闻。
QuestMobile的数据也显示,两者的距离在拉进。
新增转化:
赢得当下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增长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看,头条已经比腾讯显示出了优势。
腾讯所重点支持的产品,在重点市场投入再加上微信、QQ、应用宝导流后,总能快速获得用户。这是腾讯凭借社交产品优势,在移动端享有的巨大红利。腾讯新闻下载量下滑显疲态,或许是因为腾讯把内部资源更多地用于支持天天快报的发展。
尴尬的是,在下载量低于今日头条的同时,腾讯新闻的用户留存转化率也处于劣势。2016年底,前10的资讯App新安装留存转化率普遍在50%以上,其中今日头条排第一位68%,腾讯新闻第四为65.5%。
二者在留存率方面相差算不上大,但综合上面这些数据来看,腾讯新闻在2016年的整体发展态势处于被动局面,并没有如预测中那般实现打压今日头条的目标。
2017年开年之初,腾讯就宣布了新计划。2月28日,腾讯在“芒种计划2.0”发布会上,宣布将拿出12亿元补贴原创和短视频创作者。与去年2亿补贴相比,今年提供了6倍高的金额。但说起来,补贴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刺激招数,毕竟从头条到UC到百度,每家都在补贴创作者。
如果2017年腾讯在资讯内容方面的布局没有后招,依旧稳妥前进,那按照2016年年底这一趋势进行下去,全力做内容的今日头条超越腾讯新闻也是可能的结果。
四.2017,你好,百度。
尽管从统计报告上看,除了腾讯似乎已经没人能遏制今日头条,但百度、阿里两家不缺钱、不缺人的巨头入局,仍然是不能低估的因素。
百度在内容分发领域,具备核心优势,那就是用户基数大,且百度对于新闻资讯的技术和数据积累不容小觑。李彦宏将内容分发作为开年第一件事重点提及,对今日头条来说是个危险预警。
阿里-UC系则是整个阿里最具备互联网能力的团队,其对整个移动资讯市场的洞察也比百度早,基于UC浏览器做的UC头条其实有着不低的用户触达能力。
盯上今日头条的,还有新浪和微博。同样是做内容和媒体领域,今日头条的崛起已经严重威胁新浪门户和一下科技。而2016年微博的复苏给新浪新闻带来了不错的增势。
在移动资讯格局基本定型的前提下,2017年只有互联网巨头才有能力去撼动格局,在逐渐淘汰一众门户和小玩家后,移动资讯正开启BAT模式。而对于志在做巨头的张一鸣来说,他和今日头条正迎来最后的关卡。
企鹅生态专注报道腾讯系、腾讯系公司和附属产业链,已入驻今日头条、百度百家、搜狐新闻客户端等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