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十万到数十亿元,看五家幼教企业的升级和蝶变

随着企业营商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不断成长,眼下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业务类型也在进行升级迭代。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提交了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0001号提案,题目是《关于将学前三年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提案》。

提案建议,将三年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资金支持体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举办公立幼儿园,国家按核定的生均定额拨付财政资金;当地政府应履行好学前三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对不能进入单位幼儿园的辖区居民需求予以保障;支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等。

随着社会各界不断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笔者认为,系统梳理资本市场上学前教育领域的企业对目前的教育从业人士也显得尤其必要。在上个月,笔者曾对新三板30家学前教育公司的商业模式进行过初步研究,并将其按照主营业务及商业模式进行过分类,在此基础上,笔者还绘制了一张30家公司的商业模式演进路线图。

随着企业营商环境的变化及自身的不断成长,眼下这些企业的商业模式和业务类型也在进行升级迭代,比如,嘉达早教,它目前正向K12领域扩张。今天笔者拟就其中五家学习材料、学习活动材料企业的价值变化、业务迭代和销售模式升级进行分析以让读者更能深入了解新三板上的幼教企业。

价值成长:亿童文教提升最快

衡量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市场价值通常有以下两个手段:一是,看二级市场的交易估值;一是看机构投资者(主要是券商)获得公司相应股权所支付的交易对价。

由于新三板流动性偏低,交易不活跃,笔者在测算新三板公司市场价值时主要采用的估值方法是后一种,原因在于,相较于普通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情况更为了解,加上其专业度较高,相对而言其给予企业的价格也较为公允。

对于公众公司挂牌之前的情况,笔者计算企业估值的方法是看外部股东获得相应比例股权所支付的交易对价,而对于按每1元注册资本支付1元货币资金的情况,笔者只考虑企业的注册资本(这主要指有限公司阶段)。

通过对五家公司转让说明书披露的历次股东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奇智奇才和爱立方与其他三家公司不具有可比性,原因主要如下:

1、奇智奇才设立的时间是2012年,初始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但是相关股东迟至2015年4月份才足额缴纳注册资本,在此期间公司引入的外部股东也均按每1元注册资本实缴1元货币资金来计算。

2、爱立方是由长江传媒将旗下三家公司重组合并而来,其过去价值的测算不适用于我们提到的两种方式。

就亿童文教、朗朗教育和嘉达早教三家公司来看,成长最快的是亿童文教。该公司设立于2008年,初始注册资本为300万元,到最近一次增发融资,公司的市值已达32亿元。也就是说,在七年的时间内公司价值增长了1065倍。截至2017年3月2日收盘,亿童文教的市值达42亿元,成为新三板上幼教领域名副其实的龙头。

在亿童文教之后,增长最快的是朗朗教育。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起始资本51万元,截至到最近一次增发融资,公司的估值达到了2.44亿元,增长了477倍。然而,到2017年3月2日,公司的市值又继续增长至4.06亿元。

相较而言,三家公司当中,嘉达早教的成长性欠佳。该公司在1992年即已设立(挂靠集体企业运行),2001年变成有限公司,此时注册资本为311万元。在2008年,经过原股东的持续注资,其注册资本已达1462万元,而同一时期,亿童文教和朗朗教育则刚刚设立,它们的注册资本也只有百万级别。截止到最近一次增发(2015年3月),嘉达早教的估值为6.6亿元,但现在已有所下降。截至3月2日收盘,公司市值为5.72亿元。

在笔者看来,一家公司价值增长的快慢,既跟其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中观行业背景有关,也跟其采取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就目前来看,五家公司中亿童文教的市值最大,其余四家公司的市值之和都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下面笔者将着重对比分析五家公司的产品业务形态及其最新的变化。

业务形态:朗朗教育品类齐全

从五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类型来看,亿童文教、朗朗教育和爱立方三家公司的最成体系化,三家公司既有针对幼儿园的学习课程,又有针对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玩具和教具,而在这三家公司当中,朗朗教育的要更全,它还有亿童文教和爱立方没有的电子点读材料及教学一体机,而电子点读材料正是嘉达早教的强项。

在前面我们提到,相较而言,嘉达早教的成长性最差,而笔者认为导致这个境况出现的原因是,其他四家公司均是教育类公司,而只有嘉达早教是从一家玩具生产商向教育进行转型,而且其转型的结果就是生产大量的玩教具产品。随着经营规模的壮大,公司眼下也在着力打造早教课程,比如快乐运动课程、亲子活动等。

在五家公司当中,奇智奇才最具互联网基因。该公司采取的是建立网络虚拟幼儿园,通过向幼儿园和家长提供儿童动漫和优秀教师公开课来开展自己的业务。与另外四家公司相比,它更像一个线上的互联网公司。

升级目标:幼教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着营商环境的变化,除奇智奇才外,眼下其余四家公司的业务形态均已进行了升级和迭代。具体情况见图表8。

根据朗朗教育2016年年报,公司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幼教的概念,现在公司对自己的定位是“智慧幼教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体包括“精品课程+智慧幼教+教育装备+视频资源”。

尽管还未披露2016年年报,但根据亿童文教2016年中报,公司目前在做好学习材料和活动材料的基础上,正在发力线上和线下园长培训以及幼儿家庭教育业务,具体包括“幼儿图书材料、玩教具装备、在线教育产品、古立古豆家庭系列产品和相关培训”,公司现在的使命也变成了“推动中国幼儿教育进步”。

至于爱立方,除了在“幼教云”上发力以外,公司还在2016年5月份刚刚成立了旨在整合国内外优质学前教育专业培训资源的爱立方学院,而这无疑是为公司后续开展幼教行业的咨询和培训服务奠下了基础。

根据爱立方的说法,爱立方学院将与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知名大专院校学前教育理论专家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名园名师合作,致力于做广大园长、教师以及家长身边的幼教顾问。

在前面笔者提到,从成长性来看,嘉达早教偏弱,但由于其登陆资本市场的时机较好,融得了较多的资金(在研究范围内的五家企业当中,嘉达早教从资本市场上融的资金排在亿童文教之后),公司现在正利用融得的大量资金进行业务形态的升级改造,主要方向有两个,一是向线上拓展,一是往线下筹办实体早教培训机构。

近期,嘉达早教一连收购了三家公司,累计耗资1.57亿元,它们分别是北京八月十八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储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资邦元达(上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情况详见下表:

在公告中,嘉达早教指出,通过对三家公司的资源整合,公司将夯实教育内容研发与互动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与大数据导流,升级现有业务结构与盈利模式,为未来布局大教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销售模式:组合式营销,渠道下沉

一般说来,企业主开办公司最需要考虑的是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要向客户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个是如何才能获得客户。在看完五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后,紧随其后的问题是这些企业如何获得自己的客户,即通过何种销售方式来获得客户。

从五家公司披露的转让说明书情况来看,无论是提供学习材料还是提供培训服务,直销和经销都是他们采取的主要方式。具体地,在企业的大本营,它们通常采取直销的方式,比如亿童文教和嘉达早教。当向其他地区开拓新业务时,它们则通常采取经销商模式。不过,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壮大,经销也可以变成直销,比如亿童文教,在2016年上半年,为了加强对渠道的控制,它收购了五家经销商的股权。

对于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企业采取的销售方式也往往不同。比如针对学习材料、区域活动材料,企业通常选取代理商,而对于系统化的课程,其往往采取直销的方式比如爱立方和奇智奇才。

就销售手段而言,五家企业采取的销售手段主要有举办会议(包括培训会)、参加展会、媒体推介、电商和“送机下乡”(比如朗朗教育)。

同样,随着公司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和迭代,企业采取的销售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比如亿童文教,一开始公司采取的主要是经销商代理模式进行销售,而现在公司开始加强销售渠道控制,强调组合营销,手段也变得丰富多样;朗朗教育也是如此,随着公司的定位发生了变化,公司正把重心放在自建销售渠道上,在2016年,朗朗教育采取的C计划(乡村幼儿园多媒体建设支助工程)和T计划(“用心教育,点亮未来”师资提升活动)就是为了推进渠道下沉(县城和乡村),为此公司在销售上几乎花掉了2016年一半的营业收入。

在笔者看来,一个企业在转让书中强调的竞争优势为何并不能反映实际的经营情况为何。最简单的衡量方法有两个,一个是看其管理层的职业背景和普通员工的结构,一个是看其把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

如果一家公司声称产品研发以及由此形成的品牌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公司高管的职业经验却大部分是销售,而费用的花费上,却又在销售上投入甚少,而研发投入却微不足道,那么笔者可以告诉读者,这个公司的诚信度要打折扣。

关于五家公司的竞争优势分析,笔者将另著文进行详细研究,敬请持续关注育投汇订阅号后续刊出的内容。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