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系统部署全面绿色转型,十年后广泛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意见》提出,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

2024年8月8日,山东东营,在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利港风电码头,海上光伏平台顺利完成装船作业,将运往距岸8公里的东营国华HG14海上光伏项目施工区域。图片来源:CFP

记者 辛圆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国务院周日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

《意见》提出了两个阶段目标:到2030年,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到203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广泛形成,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进展。

近年来,中国经济绿色转型转型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例如可再生能源装机量逐年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不过当前仍面对化石能源占比较低,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等问题。经济学家指出,低碳绿色产业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长期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能,今年3月,他在2024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提到,通过推动新兴的绿色技术、数字技术开发,可支持中国经济持续5-10年的中速增长期。

他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存在两大新增长潜能,一方面是缩小中低收入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在消费和非生产性投资上的差距,另一方面是“纵向升级动能”,核心是以新技术推动新产业或未来产业生成与发展,而数字技术和绿色转型将会为纵向升级全面赋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在去年底举行的2023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提到了未来中国经济的五大增长动能,其中一个动能就是绿色转型。他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风电、光伏和动力电池的重要生产国,也是技术的领先国。中国新能源已经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技术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为实现2030、2035年的目标,《意见》围绕五大领域做出一系列部署,分别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打造绿色发展高地;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低碳交通运输工具;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推行绿色规划建设方式,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意见》还对每个领域提出了具体的量化目标。例如,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到2030年,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2亿千瓦;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意见》同时提出完善绿色转型政策体系,涉及财税、金融、市场化机制等多个方面。

财税政策方面,《意见》提到,积极构建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资源高效利用的财税政策体系,落实相关税收优惠,完善绿色税制。金融工具方面,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积极发展绿色股权融资、绿色融资租赁、绿色信托等金融工具。投资机制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对重点项目积极予以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参与绿色低碳项目。价格政策方面,深化电力价格改革,完善水价政策,推进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

市场化机制方面,《意见》提出,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制度。

“上述政策将共同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界面新闻表示。

他指出,财税政策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绿色转型,降低绿色发展的成本。金融政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为绿色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投资政策可以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投资力度,推动绿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