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陈翊庭:年内处理上市申请106家,正推动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

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等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今年以来,港交所已经迎来了40家新股,就新股发行数量而言,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第三。目前准备来香港上市的公司仍然络绎不绝,截至昨天,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有106家。7月25日,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在港交所未来科技峰会表示

陈翊庭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在中国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

她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例,国内有超过4500家AI企业在各自的细分赛道深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AI应用快速迭代——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接近5800亿元人民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不少企业已经在海外实现布局,多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先企业已在香港上市。

2024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总产量有三成来自香港上市的整车制造企业,换句话说,港交所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分享中国企业创新红利的机遇。

陈翊庭表示,港交所在2023年3月推出了为特专科技公司量身定制的上市规则,即18C特专科技章节,目的是希望通过制度设计赋能科技行业,支持更多科技公司在生命周期更早一点的阶段通过公开市场实现融资。今年六月,港交所已经迎来了第一家18C章上市公司晶泰科技,还有更多企业准备提交18C上市申请。

“过去两年间,也看到不少来自于先进硬件及软件公司、新一代信息技术公司、新能源和节能环保公司根据上市规则中的其他上市章节递交上市申请,或者正在准备来香港上市。”她说道。

陈翊庭坦言,在过去10年,港交所新股融资总金额约为2940亿美元。尤其是2018年以来的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大大激发了香港市场的活力。自2018年改革以来至今,新经济公司贡献了香港新股市场65%的集资额,其中通过18A章节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就有65家,不单满足了企业融资的需求,同时也推动了整个生物科技投融资生态圈的形成。

陈翊庭指出,港交所过去一年来在提升市场效率和流动性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

去年11月,港交所启用了全新的新股结算平台FINI,优化了新股结算流程,把新股定价日和交易日之间的间隔从5个交易日缩短为两个交易日,提高了新股发行效率并为投资者降低了市场风险。

今年6月,港交所推出了库存股机制,这项机制为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回购和再出售库存股管理资本结构提供了更多灵活度。

不久前,港交所就建议下调香港证券市场股票最低上落价位咨询市场,这项改革有望降低投资者的整体交易成本,有助市场价格发现及提升流动性。此外,港交所还完成了恶劣天气下维持市场交易的市场咨询,并公布了恶劣天气下正常开市的安排,从今年9月23号开始,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香港市场在交易日都会正常开市,沪深港通也会正常运作。

政策上,今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多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包括扩大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将REITs 纳入沪深港通,支持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以及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香港上市等。

值得注意的是,陈翊庭表示:“正在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等优化措施进行紧密合作,希望可以尽快落实,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和便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