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比亚迪发布了秦100和唐100两款新能源车,这两款车型针对现款的外观、动力和配置进行了全面提升。超过10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低于2升的综合油耗,超强的加速性能,以及全新加入的互联网概念,都让这两款比亚迪的新车备受关注。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虽然比亚迪凭借其新能源车领域具有前瞻性的地位,一直处在舆论的风口,去年年底也请来了小李子做代言人,但从这两年中国品牌的销量来看,比亚迪的表现并不算非常优秀。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比亚迪的全年累计销量为47.87万辆,比起同为中国品牌私企的长城来说,这样的成绩非常平淡。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1月份,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量暴跌,品牌总销售为28687辆,同比下滑46.1%,其中新能源汽车仅为605辆,不及去年新能源汽车月均销量的十分之一。
持续加码新能源车,但车型覆盖度仍不够高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比亚迪在售的新能源车一共有5款,车型涵盖紧凑级轿车、小型SUV、中型SUV和MPV,车型的覆盖度仍然不够高。加码新能源的策略本身是对的,但是新能源产品的覆盖度如果不够,也会直接导致车型销量不高,毕竟产品覆盖面比较狭隘。
在传统燃油车方面,比亚迪可以说没有优势可言,随着中国品牌的大面积崛起,市场上可以选择的同价位竞品车型太多了。以比亚迪宋为例,十万元级别的中国品牌SUV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哈弗H6、长安CS75、传祺GS4,这些都是产品力很强的产品,小编可以好不夸张的说,传统燃油车市场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比亚迪去走量了。
品质打问号,口碑需打造
自比亚迪推广新能源车以来,针对比亚迪产品质量的投诉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之前就收到过很多相关的投诉,小编查询了相关网站的数据,比亚迪秦自上市以来,收到的投诉也是没有断过。问题主要集中于一些核心硬件方面的问题,例如,比亚迪秦的双离合变速箱无法正常工作和比亚迪秦的电池组稳定性差,并无法提供标定的续航里程等等问题。
比亚迪品牌在创立初期,就靠着模仿起家,在坊间的口碑并不是特别好。比亚迪F3,M6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山寨车。比亚迪现在主攻新能源车领域,如果不能通过质量来打造口碑,那么销量的表现是肯定无法和蒸蒸日上的另外两个中国品牌私企相抗衡的。
对手都在玩高端,比亚迪在玩什么
去年,我们看到了吉利发布的LYNK和长城发布的WEY,这两个品牌都是作为各自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而成立的。随着中国品牌价格天花板的不断抬高,很多厂家已经意识到重塑企业形象的必要性了。这直接关乎企业利润和持续的发展,毕竟一定价格区间内的市场是有限的。
面对竞争对手这样的动作,比亚迪选择了闷声造新能源车的路子,现阶段来看还不能全盘否定,毕竟新能源车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还不好说。但是我们也发现了比亚迪意图去“BYD”化的思路,给秦100和唐100换上单独的车型Logo就足以看出这一点。
但就普通老百姓而言,即使在有新能源补贴的条件下,选择比亚迪唐这样售价高达30万元的中国品牌车型,还是需要不小的勇气。因为市面上的合资车和进口车现在都太便宜了,就连宝马都已经出到20万裸车价的1系三厢了。比亚迪如果没有一个高端的形象做支撑,销量肯定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写在最后
虽然比亚迪拿下了全球交付最多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车的殊荣,并且在中国,比亚迪作为中国插电式汽车的最大生产商,2016年销量所占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30%,累计共销售了102500辆新能源车。但是就目前而言,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还是跟着国家政策走,比亚迪能不能在汽车领域有更大建树,小编还是持怀疑态度
现在新能源车销售积分制度就快落实了,等到合资品牌都开始研发新能源车,并大力推广的时候,比亚迪面临的压力降更大。所以,在小编看来,加速完善新能源车产品线,深化品牌高端形象,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就成了比亚迪的当务之急。(文/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