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7月21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作出《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其中提到,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
该内容从“水陆空”等多个维度指明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具体包括: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体制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健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机制。
湖南省现代物流学会副会长、长沙理工大学智能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院院长卢毅向界面新闻表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阶段,如今正在步入从有到优、从大到强的阶段,“优”和“强”就包含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他表示,当下发展很快的自动驾驶、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等都是“优”和“强”的体现。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经济稳增长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到了新一轮调整期,汽车、飞机、超级巨轮、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深水码头、跨海桥隧等交通物流设施装备技术不断迭代创新,为我国的经济运转提供了支撑。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第五年,五年来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综合运输网络更加完善。
不过,卢毅表认为,目前社会资本的投资占比仍然比较低、国际竞争力依然不足,而且人均基础设施存量仍不足发达国家的30%,这些问题都是当下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攻克的难点。
卢毅表示,当前我国也在推动新型融资渠道的建立和完善,近几年来,主要投融资模式为PPP、专项债,政府直投、ABS相对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REITs则是新金融产品。但与日本等多个国家相比,REITs的规模还比较小,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预计接下来几年将成为快速发展的时期。
“基础设施作为产业导入和城市开发的基本前提,可以为企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很可观的外溢效应,也是我国走向脱贫共富的关键工具。”卢毅补充说。
铁路公路改革提速,仍有多重困难待克服
铁路公路是我国现代化基础建设的重点。截至去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超4.5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里程543.6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18.36万公里。庞大的铁路、公路网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铁路体制改革也是此次重点提及的内容。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教授、交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左大杰表示,从2013年至今的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铁路改革发展工作多次作出重大决策部署,用好、用足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铁路改革的精神,已完全能够支撑铁路体制改革。
同时,在“网运合一”条件下,国铁企业代表国家主要投资、运营国铁干线,地方铁路企业代表地方政府主要投资、运营地方铁路,二者筹资能力都存在主体单一、渠道不畅等因素,客观上导致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难以有实质性突破,债务风险防控难度越来越大。
左大杰称,从中国铁路实行政企分开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实践来看,按照经营主体、建设模式、建设目的、运营速度、服务范围等标准进行铁路分类,并未有效解决铁路投融资、铁路债务风险防控等突出矛盾,也未解决国家铁路与地方铁路之间的诸多利益之争。
他建议,铁路分类应引入新的考察维度,加强铁路分类研究,贯彻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则、分类考核”精神,为深化铁路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就铁路市场化改革的内涵,左大杰提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铁路改革的精神发生了重要变化,以前较多地将铁路行业视为一个整体来阐述,而近期则更明确地将铁路划分为自然垄断环节(领域)和竞争性环节(领域)。其中,自然垄断环节是我国国有经济布局的重点领域,要健全监管制度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聚焦主责主业,主要特点为“强监管”;而竞争性环节,表述为“促进铁路运输业务市场主体多元化和适度竞争”“推进能源、铁路、电信、公用事业等行业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主要特点为“市场化”。
此次三中全会也提到,推动收费公路政策优化。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周国光认为,这为今年准备出台的修订后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提供政策导向。
他告诉界面新闻,“由于长期宣传偏差,老百姓一直认为高速公路通行费票的价格偏高,实际上却是现有的通行费标准远低于满足还债和经营需要所需的通行费标准,形成了巨大差异。”这一情况还造成了高速收费公路债务持续增长,即每年高速公路领域的收支差额逐步扩大。
对此,周国光认为,预计今年出台的《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可能主要涉及以下两方面的问题:收费年限延长和通行费标准优化,以缓解当前高速公路收费倒挂的现象。
对于当前公路格局,周国光表示,和铁路全国联网的情况不同,中国公路目前归各地政府管辖,形成了各自为政、各地政策不一致的情况。至于该格局未来是各自发挥积极性,还是“全国一盘棋”,目前还在研究讨论中。
科技驱动基础设施现代化,无人机等设备迎来爆发期
“技术和数字化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和必要条件。”G7易流总裁张景涛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伟也撰文表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以交通、能源、水利、电力为代表的传统基础设施,二是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也意味着,科技力量已经占据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半壁江山”。
他在该文中表示,在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中,传统基础设施具有投资模式成熟、短期内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的特征,但传统基础设施较为完善、边际投资收益不断下降。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不够清晰、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拉动作用相对较小,但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长期经济社会价值巨大。
无人机便是新型基础设施的典型代表,近期更是博得了社会和各行业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关于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也提到,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
深圳市航空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谭超尘向界面新闻表示,此次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同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在他看来,从基础设施、资本、国企担当与跨军地改革多个层面深入提出支持低空经济的措施,相信在未来几年低空经济的深水区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线,通过政策优化、制度改革、资本加持与国企担当,全面助力国家低空经济持续、健康、平稳的工作推进,整合生产要素,支持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进入经济循环的快车道,全面撬动万亿产业链行稳致远的发展。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都发布了发展低空经济的支持政策,无人机在物流、巡逻等多个领域的商业化部署正在加速扩大。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韩东亚告诉界面新闻,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以大数据和低空经济为代表的板块会迎来不错的发展契机,同时也驱动着物流行业提质增效。
在未来的发展中,韩东亚认为,基础设施建设还应该适度超前,为下一步发展比如无人机、无人车的配送提供基础。与此同时,政策也应该跟上无人机、无人车的发展,加强规范和管理,并且也要考虑到未来对其他产业的冲击。
数字化的确越来越得到重视,其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张景涛表示,当前铁路货运结构改革正在推进中,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铁路由原来只提供站到站的服务,变成提供门到门的服务,提供上门取货、搬运、包装、运输、送货上门的总包服务。
他进一步解释称,提供门到门的总包服务,意味着铁路公司必须构建末端网络,也就是“接取送达”的能力,这中间会涉及到上万个货运场站,这些场站和公路连接,是这次铁路货改的重点,而这些网络要基于数据化、智能化打通各个环节,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这是铁路的‘新质生产力’,也就是公铁联运+新能源。”在张景涛看来,这对于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认为,参考消费领域的物流板块,接下来生产物流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大宗商品、原材料等。“这几年一些大型的能源和原材料企业开始成立自己的物流板块,物流费用动辄数百亿,这些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投建物流板块时,普遍优先投入到科技方面,包括建立数据平台等,这会给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带来新的影响。”张景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