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A股终止IPO企业已超300家,哪些券商涉及项目较多?

从终止IPO数量上来看,排名靠前的券商也是投行业务排名居前的券商。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刘晨光

今年以来,终止IPO进程的公司数量相比于去年有了显著增长。

仅7月3日,就有五家公司终止了IPO进程。包括朝阳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潮(上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苏州湘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入7月不到一周,已有10多家公司终止了IPO进程。

Wind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4日,IPO审核申报企业中,有309家公司终止了IPO进程,相比之下,2023年一共有243家公司终止了IPO进程(包含wind数据库中审核状态中终止“撤回”、终止“审核不通过”、终止审查以及终止注册等方面)。

以交易所为统计单位,截至目前,其中终止IPO进程的企业在上交所、深交所和北交所分别为124家、134家以及51家。上交所中,科创板58家,主板66家。深交所中,创业板88家,主板46家。

为何今年终止上市的企业数量会有较大幅度提升?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主要是市场不好,审核收紧,原本抢进度公司质量一般般或者问题解决不彻底的,就选择撤材料了。还有一些是IPO标准提高了,不符合条件。

在终止IPO进程的行业上,万联证券投顾屈放分析指出,从今年撤回公司所处行业来看,前三位分别是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软件信息服务业。

他认为,之所以行业出现聚焦主要包含几个要素:第一,这些行业本身占据IPO申请的主要份额;第二,新兴产业业绩波动较大,如果再遇到审核标准趋严,则上市难度加大,由于近年来政策引导和产业振兴,很多相关企业都申请IPO,但行业本身波动性较强,业绩盈利有限(部分企业甚至没有盈利或者亏损),因此再IPO新规下已经不符合上市条件;第三, 这类行业存在IPO审核过程中的内控制度问题,如产权归属,研发投入及占比,产品市场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新兴行业较为普遍)

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统计中,有四家企业报送证监会后终止注册,均为创业板公司,分别为杭州微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策生物)、安徽晶奇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一通密封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菲鹏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虽然过会之后上市成功率较高,但这并不意味一定能够登陆资本市场。

“过会后终止注册一直都有,但各年都是偶发,主要原因是过会后注册环节又发现了问题,或者公司经营出了问题,业绩下滑了。”王骥跃指出。

屈放则表示,过会后终止注册的原因可能包括业绩下滑、行业特性、问询情况、现场检查或督导发现问题等 。这种现象并不十分常见,但确实存在,2023年沪深交易所共有18家企业成功过会后IPO被终止,其中9家是主动撤回材料。

以微策生物为例,6月9日,深交所披露信息显示,专业从事即时检测(POCT)业务的微策生物提交了撤回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主动要求撤回注册申请文件。对此,中国证监会决定终止其创业板股票发行注册程序。观察来看,微策生物之所以主动退出申请与其业绩的起伏不无相关。

数据显示,微策生物的业绩起伏较大,2020年、2021年、2022年,微策生物实现营收分别为6.72亿元、12.63亿元、8.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3.28亿元、1.02亿元。根据其最近更新的招股说明书,微策生物预计,2023年全年度营收为3.6亿元-3.9亿元,同比预降52.95%-56.56%,归母净利润预计3400万元-4000万元,同比预降60.86%-66.73%。

从券商的角度来看,wind数据显示,终止超过10家的有10家保荐机构,包括中信证券(39)、中信建投(26)、海通证券(24)、中金公司(21)、民生证券(18)、国金证券(16)、华泰证券(13)、国泰君安(12)、招商证券(11)、开源证券(10)。

从终止IPO数量上来看,排名靠前的券商也是其投行业务居前的券商。项目越多,受影响越大。以2023年的业绩为例,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海通证券还有中金公司的投行营收排在前五位。

屈放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根据2024年数据,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和海通证券在撤回企业中占比超过28%,位列所有券商排名前三。“因为基数较大,因此受到影响也较大,也属于正常现象。但从券商保荐企业IPO过程来看也是互有利弊,头部券商保荐经验足,保荐团队人才储备丰富,但也存在因为项目多而无法精耕细作的情况。”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处于中止状态的公司依然为数不少,很多公司变成终止状态也是从中止开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有59家公司的IPO状态为中止审查。

王骥跃表示,中止主要原因是财报到期补财报,更新财报了就恢复审核。还有些是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需要中介完成复核确认流程,再恢复正常。

屈放认为,IPO过程中中止存在多种原因。第一,企业财务指标未达标,根据最新公布的上市公司审核新规,部分之前申请上市的公司不满足现有的财务指标或在申请期间经营业绩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因此选择终止或转板其他板块。第二,行业限制,很多公司由于行业限制选择转板港股或其他市场,如商业连锁,新业态经济等。这也是近年来港股市场IPO增加的一个原因。第三,内控制度存在问题或欺诈上市,或上市前提前大额分红等行为已被监管部门重点关注,导致部分企业撤回上市申请。

财务资料过期导致中止是常见现象,企业需要在中止审核后三个月内更新财务资料,更新后交易所将恢复审核 。”屈放说道。

屈放建议,一方面,保荐机构需要有前瞻性,不能根据现有政策制定上市计划,而应该根据市场未来变化做好调整预期。另一方面,上市企业不能完全依靠保荐机构。上市企业高管和控股股东也需要了解IPO的政策方向和具体细则。很多拟上市公司企业,对自身公司定位不清,上错板的现象比较多,也并非个别现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