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部委 | 公安部公布10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发布

今天有哪些部委动态值得关注?最高检: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市场监管总局对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及时处理酒后滋事等。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吕雅萱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公安部公布十大高发电信网络诈骗类型

据央视网6月25日报道,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当前,诈骗分子一方面想方设法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另一方面不断翻新诈骗方式和手法,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刷单返利、虚假网络投资理财、虚假购物服务、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虚假征信等10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发案占比近88.4%,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发案量最大和造成损失最多的诈骗类型,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的个案损失金额最大,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发案量明显上升,已位居第三位。其它几种高发诈骗类型包括虚假贷款类诈骗、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网络婚恋、交友类诈骗、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发布:中央财政赤字4.16万亿元,与调整后预算持平

6月25日上午,审计署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了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显示,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7416.7亿元、支出总量149016.7亿元,赤字41600亿元,与调整后的预算持平。

围绕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就业、乡村振兴等方面,本次审计报告公布了一些民生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审计发现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等问题。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方面,发现10.9万人应发未发社会保险补贴、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等影响就业稳定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方面,发现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未兜实兜牢,16县未按要求将2.36万名群众纳入排查范围;649人被虚报完成帮扶但实际未采取任何措施。此外还存在农民财产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

最高检: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

6月25日上午,最高检召开“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国庆介绍,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检察职能,高质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加强对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监督,推进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禁毒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会上通报,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6.1万余人,同比下降14%;起诉毒品犯罪6.5万余人,同比下降33%。从检察机关办案情况来看,近年来毒品犯罪数量总体呈现下降态势。

市场监管总局对安全帽等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

据央视新闻报道,记者6月25日从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获悉,针对部分产品存在的突出质量安全问题,对冷轧带肋钢筋、瓶装液化石油气调压器、安全帽、钢丝绳、胶合板和细木工板等6种产品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将化肥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方式由告知承诺调整为“先核后证”,保证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对这6种产品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设置3个月过渡期,同时明确审批由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负责实施,相关审批权限不得下放。企业应当按照公布的相关产品实施细则要求申请办理生产许可证,审批机关依照实施细则开展审查、核查,严把生产许可证审批关;获证企业应当自准予生产许可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在产品或者包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号。

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及时处理酒后滋事等

据公安部网站,全国公安机关视频会议6月24日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全力打击治理突出违法犯罪。聚焦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违法犯罪,运用集群战役、挂牌整治等多种方式,依法严厉打击、有效治理。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犯罪,紧抓不放、乘胜追击,有力推进专项打击、黑灰产治理、宣传防范和国际执法合作等工作。针对黑恶犯罪,立足打早打小、露头就打,强化打财断血、打伞破网,严厉打击“村霸”“街霸”“沙霸”“矿霸”等黑恶势力。针对毒品违法犯罪,健全毒品治理体系,加大重点地区、重点问题整治力度,坚决打赢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针对酒后滋事、打架斗殴等夏季多发性违法犯罪,快接快处、快查快办,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会议指出,要做实做强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各项支撑保障。突出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及异地办案协作、禁止逐利执法等制度规定,强力整治执法突出问题。会议还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把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这项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整合内外部资源力量,推动工作高效开展。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全力做好淤地坝备汛工作

据水利部网站6月25日消息,今年以来,黄河水利委员会全面落实水利部相关部署要求,全力做好黄河流域(片)淤地坝备汛工作。

一是提前安排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召开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安全运用工作会议,对今年淤地坝防汛工作进行再检视、再部署。督促黄土高原7省区落实16957座中型以上淤地坝“三个责任人”名单,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二是加强监督管理,保障度汛安全。制定直管淤地坝检查工作方案,组织对所属“三站”(天水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西峰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27座直管淤地坝开展汛前重点抽查,实现中型以上淤地坝检查全覆盖。完成直管淤地坝除险加固和提升改造检查。完成黄委负责的 1356 座下游有人的中型以上淤地坝淤积专项调查及黄土高原7省区530座重点淤地坝抽查复核,指导7省区完成15420 座坝淤积调查和小型淤地坝专项调查。三是完善系统管理,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完善淤地坝管理信息系统预报预警模型等功能,完成山西、陕西、河南、内蒙古等4省区507座已建成淤地坝监测感知设备接入。指导地方利用系统开展淤地坝登记销号等工作,支撑淤地坝安全运用。

黄委将继续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督促指导地方压实责任,加强预警预报,确保淤地坝安全度汛。

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答记者问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6月25日,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农业农村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负责同志就这份文件回答记者提问称,《措施》部署的重点任务有,一是培育餐饮消费新场景。发展餐饮消费细分领域,鼓励因地制宜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等;二是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深化旅游业态融合创新,积极发展冰雪旅游、海洋旅游等业态,鼓励发展旅游专列等旅游新产品等;三是培育购物消费新场景。推动购物消费多元融合发展,打造商旅文体融合的新型消费空间。利用新技术拓展购物消费体验,鼓励建设和升级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推动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培育国货“潮品”消费等;四是培育大宗商品消费新场景。拓展汽车消费新场景,打造高阶智能驾驶新场景。丰富家装家居消费场景等;五是培育健康养老托育消费新场景。加快消费场所适老化改造,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六是培育社区消费新场景。支持社区盘活现有闲置房屋场所,推动养老育幼、邻里助餐、体育健身、健康服务、家政便民等服务进社区。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物流配送体系,优化农村社区消费环境。

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印发《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

据国家林草原局网站6月25日,为进一步规范中央财政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制定了《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管理办法》现予印发。其中,除国家公园支出外,第十一条涉及项目储备相关规定于下达2025年资金起应用。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