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中国依然愿意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美国加深合作

他强调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是不可分割的。

2024年6月25日,大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左二)参加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图片来源:世界经济论坛

记者 王珍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周二在202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中国依然愿意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与美国加深合作。中美贸易的本质是合作共赢。

他指出,美国在中国有7万多家企业,8万多个项目,每年的利润达到500亿美元。同样,中国在美国也有大量投资。中美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是不可分割的。

“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开放型的世界经济。我们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绿色产能,共同应对全球危机。从贸促会来讲,我们代言工商,我们会推动中国的企业继续加强和美国的贸易和投资,加强合作。”任鸿斌说。 

他说,中国坚持低碳绿色发展的产业政策,这对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积极贡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需要4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去年的产(销)量为950万辆,出口量为121万辆,远远不能满足全球需求。此外,中国在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价格平均为3.1万欧元,高于国内价格,不存在价格扭曲问题。 

参加同一场论坛的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一些国家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和非市场规则的力量来改变全球贸易走向,这种做法是不可持续的。

李东生说,美国是TCL最大的出口市场。过去,TCL从美国购买零部件和材料,然后在中国生产后再出口到美国,这是一种高效的贸易路线。

“然而,近年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导致我们的贸易路线发生了变化。”李东生说,现在TCL仍然需要从美国购买芯片等材料,然后在中国完成核心器件的加工,例如显示屏等,再将半成品运输到越南、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最后再出口到美国。

“这种多边贸易路线虽然保持了我们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但延长了贸易流程,增加了成本,这可能与美国当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有关。”李东生说。

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平衡各国利益关系至关重要。中国企业不仅要将产品卖到海外,更要在当地投资、创造就业、增加当地税收,支持当地产业链的建设,培养当地供应商,从而为所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应当从输出产品转向输出工业能力,增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这样全球化业务才能发展得更加顺利。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