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创八条”会给科创板生态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是科创板改革再出发的标志性举措之一。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孙艺真 杜萌

界面新闻编辑 | 宋烨珺

57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高达5.2万亿人民币、IPO累计总融资额突破一万亿,科创板五周年交出了这样一份惊人的成绩单。

“创新本质上是面向未知领域的探索,只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才能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这需要各个方面凝聚共识,打通堵点卡点。”作为本次共同轮值主席的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全球瞩目的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指出。

就在吴清发言的当天,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八条措施”)。这是在科创板开板五周年之际推出的第二轮深化改革的措施,也意味着科创板和注册制改革进入深水区。

站在五周年的节点上,科创板改革再出发。

科创板IPO总融资额破万亿

2019年6月13日,肩负改革“试验田”和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两大使命的科创板正式开板。最新数据显示,科创板现有57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合计高达5.2万亿人民币,五年来累计IPO总融资额突破一万亿。

同时,科创板作为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也带领了其他板块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五年内,科创板为创业板、主板的注册制存量改革平稳过渡和北交所的推出起了示范带头作用,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不断变革的活力。

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本届陆家嘴论坛上介绍,科创板促进了科创企业的做大做强,从2019年到2023年四年的时间里,科创板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是23%和24%;激发了创新资本对科创企业投入,九成科创板公司在上市前获得创投资本投资,平均每家获投约9.3亿元。

最新数据显示,新一代技术、高端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500多家公司中占比80%;2023年,科创板的公司投入研发强度为12.2%,是A股公司平均3倍以上。

“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其融资额和上市家数,而更在于助推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也更新了我们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性的认识。”国金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谈到。

回顾科创板五年来的发展历程,上述负责人表示,自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以来,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陆续建立,但发展到后面,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定位越来越模糊,直至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鸣锣开市,科创板一直坚持高标准的科创属性要求和硬科技的底色不放松,反过来推动了主板及创业板的定位调整。

“目前资本市场板块各具特色企业各有归属,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三大交易所形成了竞合发展的态势,可以说科创板的设立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最强的助推力,对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国金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谈到科创板五周年来的发展硕果,瑞银集团中国区总裁及瑞银证券董事长钱于军评价道:“科创板在过去五年支持了超过500家科技企业的发展,这些企业在首发上市后对研发的投入显著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亦有显著提升,可以看到,科创板对科技创新企业起到了明显的正面引导和赋能作用。”

科创板在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多方面压力和挑战。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是监管执法一以贯之的重点,也是当前市场非常关注的问题。证监会正在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构建综合惩防体系,强化窗口时间管理,鼓励‘吹哨人‘举报,压实投行审计等中介机构责任。对于‘造假者’和‘配合的造假者’将立即查处,对涉及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本次陆家嘴论坛上强调。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科创板公司的全链条监管,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

6月,由于思尔芯在公告的证券发行文件中编造重大虚假内容,《招股说明书》涉及财务数据存在虚假记载,上交所对思尔芯予以5年内不接受发行人提交的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

这是注册制实施以来,交易所开出的首单对IPO发行人处以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今年2月,该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被证监会处以1650万元罚款。

在思尔芯被罚之前,上市公司泽达易盛、紫晶存储的IPO发行文件因存在重大财务造假,证监会先前分别对两家公司及责任人处以1.42亿元、9071万元罚款。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发布的“八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落实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从严打击科创板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市场乱象,进一步压实发行人及中介机构责任,更加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谈到下一步工作,邱勇表示:“作为交易所,接下来有两个方面重要的使命是值得我们去进一步落实。一是,怎么增强市场的包容性,支持科技创新;二是,怎么加大监管力度,来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打假防假,促进资本市场生态建设。”

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再强化

本次“八条措施”,提出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八条措施”发布后仅一日,上交所受理了新“国九条”发布以来首家科创板企业的IPO申请。

“八条措施”从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优化科创板上市公司股债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完善交易机制、加强科创板上市公司全链条监管、积极营造良好市场生态等八个方面做了规定,要求深入实施“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加强投资者教育服务。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解读“新八条”指出,科创板设立5年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吴清主席强调将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围绕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募投管退’全链条优化支持政策,可以说,科创板更负重任。”何海峰认为。

国金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从发行、交易、再融资、减持、退市等多个环节进行重新优化,查缺补漏,规范运行,对过去五年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监管机构鼓励中介机构做真正的‘交易撮合者’,而不是‘文件起草员’。这给券商科创板并购业务打了一剂强心剂!在IPO业务放缓的形势下,券商可将更多精力投入科创板并购业务中。”国金证券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八条措施”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开展股份对价分期支付研究。此次政策对并购重组着墨颇多,在并购标的、支付方式等方面都进一步放开制度约束。

国金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进一步提升了优质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制度包容性。

“此措施是对近一段时间以来市场质疑声的直接回应,明确了未盈利科技企业不等同于‘差企业’。” 他指出,“加大科创板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力度,是科创板改革再出发的标志性举措之一。此举助力未盈利企业持续开展研发、参与国际科技竞争,也将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结构和整体面貌。”

上述人士进一步指出,此次在科创板试点调整最高报价剔除比例为3%,是在现行规则框架下结合市场形势经研究评估作出的制度优化措施,该措施体现了监管层在尊重市场正常博弈的同时,剑指非理性报价行为,“调整后预计可进一步剔除部分策略性报价的投资者,并对买方整体报价心理产生影响,有助于减少网下投资者‘搭便车’报高价冲动,将推动新股合理定价。”

国金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八条措施”优化了科创板上市公司融资制度,推动再融资储架发行试点案例率先在科创板落地。再融资储架发行模式带有“频次高、金额少”的特征,和新质生产力需求相适应,减少因募集资金多导致的资金闲置问题,也兼顾了对二级市场的压力考虑。

“再融资的储架发行有望在沪深交易所真正落地,必将为沪深交易所再融资制度带来深远的积极影响。”上述人士坦言。

民生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出台的科创板的8条措施有三大亮点,一是提升制度包容性,支持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二是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能够引入更多耐心资本,三是优化融资制度,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有利于优质企业做实做强。

此前未盈利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在制度层面已经落地,但是实践中仍然具有相对较大的难度,此次深改八条明确表明‘支持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市场潜力大、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提升了制度的包容性,未盈利优质企业在科创板上市的通道得到进一步的明确保障,更加契合新质生产力企业特点,非常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民生证券投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技投资信仰更坚定

5年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改革效应不断放大。在科创板参与门槛较高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已成为个人投资者布局科创板的重要赛道之一。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目前公募已经持有565家科创板公司,持仓总市值超过7600亿元,是2019年公募“科创板投资元年”的30多倍。

截至6月18日,仅科创主题基金就有112只,合计规模为2251.09亿元。从投资类型来看,被动指数型产品最多达到了76只,主要以科创50ETF、科创创业50ETF为主。截至6月18日,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科创主题基金分别为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科创板50ETF联接,资产净值规模分别为729.32亿元、352.16亿元、119.6亿元。

以一些科创3年封闭混合的主题基金为例,该类产品股票资产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0%-100%,采用封闭运作形式,是市场上少数能够直接参与科创板IPO战略配售的公募基金。这为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提供了有效通道,公募管理人凭借其定价能力,有望帮助投资者进一步把握科创板红利。

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王贵重认为,科创板开板五周年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投资目前正在经历AIOT(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软硬件)的阶段,AI是新的科技起点,正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的迈进。未来AI将和万物结合,现在已经在结合且进展神速。

作为一线投资经理,又如何进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资?王贵重表示,自己一直以来坚信科技投资信仰:相信只有科技能够指数级地做大蛋糕;相信优秀企业家的价值创造;相信未来会更好。“目前科技投资的整体架构分为底层的基础设施、芯片层、服务器层,云层,再到上面的大模型、专用模型,最后到各个行业的应用,未来需要在整体的研究图谱中密切跟踪各个行业的发展进度。”

招商基金认为,在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一方面完善科创板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另一方面强调继续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市场风险并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将鼓励并完善科创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进一步增进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使之更好地作用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市场监管方面则主要分为对市场交易机制的监管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科创板未来面临哪些新变化

站在科创板五周年节点上展望未来,市场人士指出,科创板将受益于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未来或将更聚焦于如何吸引优质公司及筛选有潜力科创企业。

多家受访券商都提及,行业研究对于把握科创板定位有着重要引领作用。

国金证券投行部相关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新质生产力为投行的业务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这要求投行项目团队不仅是像以前项目承做过程中要懂法律、懂财务,更要懂行业、懂业务、懂国家科技创新的战略,要求投行真正沉浸到行业研究中去,这实际上对投行的知识体系及业务组织模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民生证券投行部相关负责人也提到,自科创板开板以来,民生证券保荐了32家科创板企业,在投资、投研相关专家的协同和加持下,公司投行团队综合能力不断提高,深入了解和学习各高科技和战略新兴行业,对企业是否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有了更精准的判断。

“就券商投行而言,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就是要以‘科技创新’这个核心为抓手,重点服务于具有科技创新特征的战略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国金证券投行部相关人士表示,在考察科创板公司时,我们坚持两个重点关注,一是重点关注企业的科技创新特征,二是重点关注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和成长性。

谈到科创板的未来机遇,瑞银证券全球投资银行部联席主管孙利军分析称,从政策环境来说,新“国九条”的推出,有利于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受益于更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的融资环境。”孙利军表示。

从全球趋势而言,他认为,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是目前整个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科创板上市公司无疑是其中最亮眼最具有潜力脱颖而出的企业。

孙利军表示,科创板起点较高,是推行注册制的先锋军,因此大家对科创板的期望也较高:“如何持续吸引优质上市公司上市,筛选出真正具有潜力的科创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的后续健康可持续增长,让投资人在资本市场上实实在在的提升获得感,是科创板和所有板块资本市场都需要面临的挑战。”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