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奶去年靠涨价和内地市场翻身

维他奶表示会全力扩大内地业务规模,提升盈利能力。

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许悦

6月20日,维他奶国际集团有限公司(00345.HK)公布年度业绩,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为62.17亿港元,同比减少2%;毛利为31.11亿港元,同比增长3%;毛利率由47.5%增至50.0%;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16亿港元,同比增长155%。

整体而言,维他奶下半年表现更好。财报称尽管上半年财政年度收入下跌3%,但中国内地收入增长10% (以当地货币计算)且香港业务表现稳健,下半年的表现足以弥补上半年的下跌。

全年收入下滑但利润却大增,维他奶的秘诀是涨价,以及降本增效。

维他奶首席财务总监吴茵虹表示,毛利率上升受惠于售价上升及严谨的成本控制。内地市场在2023年10月有加价,幅度为中单位数,而香港的特定产品有单位数的加幅。此外,香港市场在今年3至4月已加价,幅度约低单位数。她同时表示,内地市场今年没有加价,且两地今年下半年都没有加价计划。

中国内地市场仍为该公司最大市场,占比达54%,报告期内收入为35.08亿港元,同比下降4%;经营溢利达到2.21亿港元,同比大增414%。也就是说,在内地维他奶的产品销量承压,而利润增长则在降本。

维他奶行政总裁陆博涛在业绩会上表示,内地业务表现反弹主要由于公司改善分销渠道组合,提升效率,精准预测货品销量,加上控制销售及行销成本有效。

至于内地以外的其他市场,香港业务(涵盖港澳地区及出口)实现了收入与溢利双增长,经营溢利同比增长42%;澳洲及新西兰的业务正积极应对缺货等问题,单预期未来产能及稳定性将得到加强;新加坡业务的饮品销售额在转换经销商前短暂下降,继而影响整体业绩,并抵消豆腐出口的增长。

左手豆奶,右手柠檬茶,一直是维他奶旗下的两大单品。但近年来豆奶这一大单品的市场空间,在被不断加码布局的传统企业和新兴品牌所挤占。

据东兴证券一份报告显示,曾经的豆奶龙头维他奶在中国内地市占率曾达到40%左右,随着蒙牛、伊利和雀巢等巨头加码进入,行业格局开始重塑,其中新晋销量龙头豆本豆目前占据20.7%市场份额。

眼下的维他奶更想凭借无糖茶的这股东风翻身。

“在无糖茶方面,我们在中国内地起步稍晚。”陆博涛说道,他表示与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亚洲其他市场的无糖茶产品略有不同,中国内地消费者似乎喜欢口味更加清淡、带有一点芳香的无糖茶,同时价格非常重要。

从2018年起,这家公司已开始在内地市场经推出无糖茶产品,每年也在新增口味。来到2023年夏天,它又推出了两款维他无糖茶新品,包括无糖茉莉花茶和无糖大红袍乌龙茶。配合着新品,还开启了维他无糖茶好运茶铺的快闪营销。

而这些动作希望迎合的是无糖茶在眼下的流行趋势。在2023年中期财报上,这家公司提及维他无糖茶在即饮茶市场中录得可观增长。这大概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它现在将更多精力聚焦在无糖茶上。

因而维他奶开始调整产品,并在今年3月又推出了两款无糖茶新品,率先从华南地区开始销售。据维他官微,它在4月推出了通天香单丛、高山绿茶等新品。不过陆博涛也在业绩会上表示,目前维他奶集团的无糖茶规模还小。

图片来源:维他Vita互动平台公众号

此外,维他奶集团还于今年3月推出了零糖的柠檬茶新品。从上新的策略来看,维他奶在有意顺应当下的饮料流行趋势。以无糖为例,随着健康意识提升,饮料行业控糖趋势愈发显现。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22年中国无糖饮料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2.6亿元增至199.6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615.6亿元。

只是,摆在维他柠檬茶面前的市场竞争也更加复杂。消费者对柠檬茶品类已经非常熟悉,且这一市场很多巨头入局,无论是农夫山泉的茶π柠檬茶、统一的“泰魔性”泰式柠檬茶、东鹏特饮推出的“由柑柠檬茶”等都是竞争对手;在无糖茶领域,不仅有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新老玩家入局,眼下它们还在价格上进行激烈比拼。

如何能够通过口味创新增强维他无糖茶的复购成为考验之外,在营销层面,维他奶集团也急需找回2016年前后时曾经拥有的状态,即和年轻一代玩在一起,并在中国内地消费者心中重新建立形象。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