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首个被查中管干部被开除党籍:借矿产开发敛财,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钟自然是2024年首个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落马前已经退休一年多。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4年6月21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钟自然是2024年首个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调查的中管干部,落马前已经退休一年多。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公开简历显示,钟自然出生于1962年8月,今年62岁,安徽安庆桐城人。1979年至1983年,钟自然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1983年8月任化工部化学矿山规划设计院干部。1985年9月,他开始攻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矿床学专业硕士、博士学位。

钟自然长期在地质勘探和矿业开发领域工作,1991年9月,其获任原地质矿产部矿产开发管理局干部,1994年5月起历任原地质矿产部矿产开发管理局法制处副处长、处长,矿产开发管理局副局长等职务。

1998年7月,钟自然被任命为原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副司长,2003年1月任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5年1月任原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党委副书记,2007年3月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2011年11月任原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

2014年6月,钟自然被任命为原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并接任局长,后任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2022年9月到龄退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指出,经查,钟自然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不信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动;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背组织原则,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在干部选拔、职工录用工作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搞权色、钱色交易;道德败坏。

钟自然被指公器私用,将地质调查、矿产开发等权力作为敛财纳贿的工具,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项目承揽、矿权审批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违反国家保密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界面新闻注意到,以往纪委监委对腐败官员的通报中,“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表述并不多见。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原司长孙国峰、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原副书记戴向晖、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原副厅长王锦河、西安体育学院原副院长白跃世等都曾被指“泄露国家秘密”。其中,孙国峰已因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等罪被判刑。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故意使国家秘密被不应知悉者知悉,或者故意使国家秘密超出了限定的接触范围,情节严重的行为。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地矿反腐风暴未停

2023年以来,我国地矿领域也掀起反腐风暴,已有多名官员落马。进入2024年以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朱立军、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原局长张财、广东省地质局局长黄德发等先后被查。

地矿腐败是个老问题。此前,因为行业的特殊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乃至大型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腐败风险点,在地质和矿业部门几乎通通存在。

同时,地矿系统腐败行为的查处难度也很大。《廉政瞭望》杂志在2017年就指出,该行业的专业性极强,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一座矿山的储量究竟如何,开采难度有多大,假如把矿山转让出去,是低价卖矿还是甩掉了包袱?这些问题不仅外人一头雾水,甚至非专业的监督机构也无法核实。

2023年7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剖析陕西省自然资源执法局原局长陶虎生严重违纪违法案时介绍,矿产资源开发领域政策支持力度大、资源集中、资金密集,行业统筹性强,是腐败问题易发高发的行业。相对其他领域,矿产资源审批程序复杂、时间较长,有些矿业权申请人为尽快取得矿业权,便想尽办法寻找“捷径”。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律师对界面新闻指出,矿业腐败主要原因还是制度设计问题,我国矿业开发的制度设计跟国际上成熟国家的做法还是不太一致,导致有些矿权人通过正常途径无法获得矿业权,从而不得不进行灰色交易。

据介绍,我国的矿业权出让制度经历了从无偿到有偿、从“申请在先”方式到竞争性取得等变化。早年,由于缺少充分市场竞争,矿业权出让环节存在违规审批等现象,腐败丛生。

“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后之所以把‘招拍挂’作为首选,跟当年的腐败风暴、环保风暴等都是有关联的,在那个特定时期,自然资源系统有多名官员落马,为了减少腐败行为,也是为了规避责任,行政主管机关逐渐让‘申请在先’方式退出了市场。”曹旭升说。

他表示,“申请在先”方式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现在取消之后,导致各地行政机关没有重新设置矿业权的动力,有些想取得矿业权的人,由于行政机关不释放矿业权,现在也无法受让一级市场所出让的矿业权,没有办法只能通过非法的方式去获取。

“现在‘申请在先’没有了,只剩‘招拍挂’和协议价,协议价滋生了腐败了土壤,‘招拍挂’看似公平公正,但是这种方式在条件设置的时候,不排除有些倾向性的条件,中间也会产生围标或限制有些机构不能参与的腐败条款,所以说‘招拍挂’和协议本身并不能避免腐败的滋生,‘申请在先’方式也不必然产生腐败。”曹旭升说。

2024年1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再次发文指出,自然资源部门负有对土地、矿产等资源进行管理、使用、规划等职责,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通常具有高额回报率,因此在审批、行政执法、规划、资源出让、办证等诸多环节的寻租空间都很大,腐败问题易发高发。

曹旭升指出,通过这次的案件说明,国家矿业开发应当从制度设计上作一些考量,去除那些滋生腐败的土壤,这样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矿业领域经过这些年的反腐,贪腐行为确实相对减少,但是作为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引以为戒,千万不要再蹈覆辙。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