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可持续和数字技术成为关键词|圆桌热议

像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晓云

扎实做好“普惠金融”这篇大文章,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五篇大文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破解目前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瓶颈和困难?如何推进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如何更好发挥普惠金融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6月20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的“全体大会八: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上,中外银行家和学者们认为,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是一个持续过程,同时也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助攻。

匈牙利央行Laszlo VASTAG:像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冲刺

匈牙利国家银行执行董事Laszlo VASTAG认为,作为一个央行的监管者,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就像一个马拉松,而不是一个短跑冲刺。马拉松是一个持续的进程,这就像金融系统一样,不停在发展和变化,也要在马拉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他表示,作为监管者、作为央行、作为政府主体,应该对金融体系的普惠性有足够的关注。主要面临两大挑战:

一是金融知识的普及。在许多的发展中国家,至少在匈牙利,人口的金融知识普及还有待提高,要把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初级教育和中等教育体系当中,这并不是与金融监管者直接相关,更多是与政府其他教育部门相关,这对于建立普惠金融体系非常重要。

二是关于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点就是数字化。从匈牙利的角度来说,疫情期间以及各国为了抗击疫情所采取的一些保护性措施,使得数字化产品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得到了更广泛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人群对于金融产品的获及。

他表示,数字化既带来挑战也提供了很好的机遇,给人民提供了更好的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同时也限制了部分人群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因此,也要关注那些更加依赖于传统渠道的群体。

农发行钱文挥:普惠金融可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

农发行董事长钱文挥表示,普惠金融是市场机制不能自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当中金融服务所能提供的相关重要服务,体现了金融服务更广泛的可获得性、公平性。

在他看来,往往市场机制在追求价值导向过程中,在部分领域、部分区域和普惠目标不能完全一致,但是整个金融行业又把它作为社会责任的重要部分在推进,两者并不对立,是一个很好的融合过程。

钱文挥表示,农发行作为一家政策性银行,从成立之初就把服务对象聚焦在“三农”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这是普惠金融重点关注的领域、区域和人群。探索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和职责使命的道路,总结为“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重点人群,完善贷款联农带农机制。二是聚焦重点区域,助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发挥金融支农先锋主力作用。四是聚焦小微和民营企业,助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他表示,在惠及相关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同时要风险可控,“不是没有风险,而是在普惠金融中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

交行任德奇:用好数据或者数字化技术是关键

交通银行董事长任德奇表示,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要通过“四个加强”持续发力普惠金融。

第一,加强数据赋能,提高融资可得性。第二,加强线上线下融合,提高融资便捷性。第三,加强产品供给,提高居民收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经营需求。持续加大低起点、中低风险、形态简单的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小额保险这些普惠性的财务管理产品的跟进,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第四,加强对重点领域小微企业的服务,主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打造出了科创服务品牌。

他认为,要有效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率和质量,用好数据或者数字化技术是关键。无论是乡村振兴领域,还是过去机构覆盖比较少的薄弱地区,最终还是要靠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区块链包括隐私安全技术运用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精准触达。

渣打银行Bill WINTERS:数字技术领域在中国潜力巨大

渣打集团行政总裁Bill WINTERS表示,对中国来说,数字技术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领域。

他认为,数字化以及数字技术非常重要,能让我们的供应链更加坚固完整。在契约签署方面也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供应链,对于中小微企业以及价值链上的所有主体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更好进行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步伐,可以让国内国外市场对接,实现互相操作性。

Bill WINTERS表示,可以在技术平台上有很多新的尝试和试点项目,共同建设平台。同时可以在监管和法律体系框架方面开展更多合作和试点工作,中国在这方面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有益尝试,已经是一个走在很前面的国家了。可以开展更多国际合作。

穆迪评级全球副主席:运用数字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穆迪评级全球副主席Richard Cantor表示,中国不仅仅运用数字技术扩大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也在帮助小企业更好获得银行贷款。

他表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可以进一步帮助小企业获得资金,通过使用企业的盈利能力作为信用评级的依据,而不是传统的抵押物。

同时,Richard Cantor强调了普惠金融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他指出,“要扩大金融风险,覆盖更多未被服务的客户,这些服务必须要合理公平定价,这种脆弱性才不会爆发;监管方面也要透明公正,原来的数字领域缺乏监管,也不够透明,现在市场机构必须采取新的风险控制措施,来限制AI金融服务咨询的风险扩散。”

汇丰银行廖宜建:商业可持续性对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尤为关键

汇丰亚太区联席行政总裁、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宜建表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十年也是新经济迅速成长的十年,期间涌现出大批创新中小微企业。

他表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为企业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是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一环。”

他指出,商业可持续性对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尤为关键。建议从完善政府融资担保体系、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以及发展智慧供应链金融等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推进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他进一步阐释道:“在帮助提升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的信心方面,2011年香港推出的‘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打通政府各职能部门、金融机构及通信运营商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共享, 可以帮助银行更有效地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并利用既有数据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推动智慧供应链金融则是以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提高整个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

上海高金教授潘军:成熟的金融科技平台助力金融普惠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教授委员会主席潘军表示,成熟的金融科技平台可以助力金融普惠,金融科技的渗透不仅改变了人的消费方式、人的生活,也明显影响了他们的投资行为。

潘军的研究表明,金融科技应用度高的人群会更积极参与风险投资。边远地区传统金融机构覆盖度相对低的地区,金融科技促进作用尤为明显,金融科技平台可以弥补传统金融机构的缺位。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