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加快3.4个百分点

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出现了下滑,也是其今年首次增速降至个位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

中国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连续第2个月加快。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5月全社会用电量77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2%。该增速较4月环比上涨0.2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第二产业用电量53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用电量14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

其中,5月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分别环比下降0.2个、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速环比回升0.6个百分点,连续第2个月上涨。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综合来看,今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约3.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约3.66万亿千瓦时。

去年1-5月, 全社会用电量累计约3.5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这意味着,今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同比加快3.4个百分点,电力消费延续增长态势。

用电量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晴雨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环比增长0.3%。

具体来看,5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5.7%。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1.8%。

同期,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3.6%、相关的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12.1%;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7.7%33.9%25.8%

在出口方面,1-5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汽车、金属制品行业工业品出口均保持高速增长,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23.4%19.1%16.4%。

5月份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运行,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水平较低等问题仍需有效应对。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表示。

投资方面,1-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约18.8万亿元,同比增长4%,较1-4月回落0.2个百分点。

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速出现了下滑,也是其今年首次增速降至个位数。由于2023年服务业和消费恢复较快,第三产业生产回升速度突出,刺激用电量大幅增加,去年5月第三产业同比增长20.9%,基数较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五一”假期效应、“618”网络购物节促销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因素带动下,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3.92万亿元,同比增长3.7%,比4月加快1.4个百分点。

1-5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7.9%,受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增速比1-4月有所回落。

从发电量来看,5月,规上工业发电量717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增速比4月放缓0.8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火电、核电由增转降,水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风电降幅收窄。

“今年度夏期间,全国用电负荷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预计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研判,国家能源局认为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高峰时段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国家气候中心日前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华东、南方地区入夏较早,部分地区可能出现强度较大的高温天气过程。

杜忠明称,将进一步优化负荷管理措施并精准细化执行,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需要。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