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专用车厢:美好概念的尴尬现实?

越是容易让女性感知到性骚扰危险的国家和城市,其铁路部门越有可能引入女性专用车厢。

(资料图)2018年10月30日,深圳,地铁站台上的女士优先车厢标识。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马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日前,一名醉酒的男乘客在火车卧铺裸睡,对同一车厢的女乘客造成性骚扰。对此不少人提议增设女性专用车厢。铁路客服12306也对男女分车厢的建议做出回应,表示将进行“研究处理”。那么,火车卧铺以性别分车厢是否可行?

哪些国家设有女性专用车厢?

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发现英国铁路公司早在1874年就引入女性专用车厢(women/female-only carriage/compartment)。但是,这一政策在1977年被废止了。之所以女性专用车厢不流行,是因为车厢往往坐不满,铁路公司赔不起。后来铁路公司改为女性乘客申请预约制,但是也很少有女性提出需求,而且政策效果也不明显。

女性专用车厢的概念最近在英国又卷土重来,因为政客拿来作为政治题材,争取选民支持。但是,这些提法在技术、财务等方面的可行性很快被专家否定了。

日本地铁从21世纪初推行女性专用车厢,如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设置女性专用车厢,主要是为了防范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可能出现的性骚扰问题。在日本,有一个专用词,“痴汉”或“色狼”(chikan),指在摩肩接踵和人多眼杂的地铁车厢,一些人向女乘客伸出“咸猪手”上下其手。

“痴汉”问题和日本社会的严重性别不平等文化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相关问题在日本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凸显出女性专用车厢的必要性。总体来说,日本地铁的女性专用车厢运行良好,也的确有效保护了女乘客。当然,相关问题也并非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因为这需要男乘客的配合和全社会的共识。

全球来看,现在欧洲国家几乎都取消了女性专用车厢,这也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变化。但是,在巴西、墨西哥、印度、印度尼西亚、埃及、泰国、伊朗等发展中国家,女性专用车厢还在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女性专用车厢的实施情况和实际效果也千差万别,不一而足。

女性专用车厢:看似简单,实则复杂

按照性别设置车厢,看似简单,实则复杂而微妙。对女性区别对待,也带来了对男性的另类歧视。女性专用车厢的安排也会让不少男性乘客感到冒犯,因为他们被视为性骚扰的假想犯。与此同时,男性乘客也需要得到保护,避免在男女混合车厢被噪音等问题干扰。

设置女性专用车厢,是否意味着我们在变相承认,当前公共交通工具中的性骚扰问题普遍存在,已经到了需要通过按性别划分车厢来解决的地步?这是因为,越是女性感到遭遇性骚扰危险的国家和城市,铁路部门越有可能引入女性专用车厢。这似乎是一种悖论,即出于保护女性而设的性别车厢,可能反而带来了女性冒犯和新问题。

和过去相比,人们的个人隐私意识越来越强,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是否设置女性专用车厢的问题不限于保护女性隐私和安全,也不应视为男女对立的问题。铁路公司要充分尊重和保护每一个人的隐私和安全,无论男女。

公共交通工具的性别区隔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对性别平等问题的简单化处理。社会在现代化的同时也遭遇了后现代化,需要解决更具复杂性和个性化的问题。比如,性别已经早已不是简单二分的非男即女,而是日益呈现出性别多元化的态势。

当然,除了火车卧铺和地铁车厢以外,女性专用公交车厢、女性出租车、女性网约车等概念也在不断实践。比如,网约车服务普遍提供乘客选择权,女乘客往往优先约到女司机,反之亦然。这足见性骚扰和性犯罪问题在不少国家还非常猖獗,而基于性别区隔的做法也依然流行。

与之相关的问题,是城市公共洗手间的设置。过去公共洗手间是男女分设的,那么是否可以男女混搭?考虑到女性洗手间经常大排场龙,不少城市在考虑男女混合洗手间。毫无疑问,公共洗手间和火车车厢不是一个问题,但是在面对性别问题时,却值得相互印照。

除了女性专用车厢,还有很多办法

全球不少国家都在铁路卧铺和地铁车厢设置了女性专用车厢,我国深圳等城市也在地铁试点性别车厢。在中国铁路史上,也曾推出女性专用车厢。2006年,原铁道部曾开设“女宾软卧”。2015年,铁路部门在部分高铁动卧列车推出“女宾专有包房”。但是,因为客流问题,这些做法很快偃旗息鼓。

按性别划分车厢的需求是合理存在的客观事实,但是现实中可能并不可行。火车车厢的卧铺安排需要平衡铁路运力与性别考虑之间的关系,而将乘客性别纳入考虑,会增加列车调度的复杂性。乘客的乘车组合和上下站不同,也会带来车厢协调难题。如果划定女性专列,可能带来坐席空余和运力浪费,也无法满足乘客出行需求。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人是遵纪守法的,如果只是极少数人对女性乘客安全带来威胁,那么如此兴师动众,可能没有完全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新问题。因此,可以在部分线路和车次试点和实验女性专用车厢,考察其成本、效果和问题,并评估其可行性。

除了女性专用车厢,铁路公司可以采取不少措施,既能保护女性旅客的隐私和安全,也能适应当前铁路运力的现实状况。铁路公司可以考虑优化铁路调度和选座的算法,提高乘客选座的自由度。比如,在分配座位和铺位时,铁路公司可以优先考虑同性同车厢。类似于飞机座位选座,可以在乘客选座时显示邻座或同车厢的乘客性别,方便女性乘客按需选择与同性乘客共乘。

此外,要多措并举保护乘客的个人隐私和安全。比如,可以通过设置窗帘、围挡等,来保护乘客的隐私。与此同时,可以为乘客提供更衣间,避免在有异性乘客在场的情况下更换衣服带来的尴尬。要对性骚扰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加强乘警巡查,对性骚扰和性犯罪严厉惩戒,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还可以在卧铺车厢提供“一键报警”功能,方便乘客在遇到问题时投诉呼救。

当然,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整体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国民素质培养与社会文明进步,来解决女性旅客在铁路旅行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女性乘客安全方面,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哪怕推行了女性专用车厢,也会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就像是“静音车厢”面临的问题一样,一些乘客哪怕知道自己是在静音车厢,但是如果没有乘务员的提醒劝阻,也往往很难保持静音。

围绕女性专用车厢而展开的问题,在根本上反映的是公共与私人、群己边界和群己关系的问题。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么相关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