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比亚迪单独成立天璇开发部,意在加码智驾自研

自研项目或仍将首发量产在比亚迪高端品牌上。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范剑磊

界面新闻记者 | 周姝祺

界面新闻编辑 | 陈小同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比亚迪是智能驾驶供应商都想要拿到定点的大客户。但这家意在将智驾能力提升到三电同等水平的汽车公司,决定以更大力度投入到自研体系中。

界面新闻从多个独立信源获悉,上周比亚迪将规划院智能驾驶研发中心内的自研团队剥离,单独成立天璇开发部,负责人为原高合汽车智能驾驶总监许凌云。天璇开发部在组织架构上与智驾中心平级。

比亚迪官方暂未回应界面新闻的置评请求。

去年9月,许凌云加入比亚迪,担任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向规划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在此次架构调整后,许凌云直接向比亚迪规划院院长杨冬生汇报。内部人士评价,许凌云具备从0到1的智驾研发落地能力,曾在高合汽车期间推动该公司智驾算法量产。

由于团队成立时间尚短,目前天璇开发部仅有不到400人,还处在内部人员整合过程中。知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天璇开发部将在感知、定位、规划、控制、底层软件、工具开发以及数据飞轮等多个方面形成全栈自研能力。

与之相对应,韩冰负责的智驾中心将侧重于供应商集成方案上。公开报道显示,比亚迪合作的智驾供应商包括地平线、黑芝麻智能、Momenta、大疆等多家国内头部公司。

汽车公司通常以自研或与外部供应商联合开发两大途径,开发落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是,有业内分析师向界面新闻指出,大部分激进推进智驾的汽车厂商已经意识到,与供应商的联合开发难以走通,尤其与L4级自动驾驶公司的合作,需要大量时间进行双方团队体系的磨合。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比亚迪依然是自研和供应商方案齐头并进,而天璇开发部成立是将自研重视程度提到到新的层级,将投入更多资源扶持。这与此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自研团队需尽快拿出成果,证明时间表或只有1到2年。

许凌云在面向天璇开发部全体员工的首次发言中提到,比亚迪智驾起步晚,但拥有最大规模的数据源。天璇开发部要抢立新技术院(规划院现已改名)智能化算法自研首功,在比亚迪仰望系列上刻下战功。这意味着自研项目或仍将首发量产在比亚迪高端品牌上。

比亚迪过去两年的销量主要依靠于中低端市场,而这部分消费者对于高阶智能驾驶的感知能力不强。随着比亚迪相继推出腾势、仰望和方程豹等高端和豪华品牌,智驾成为了支撑溢价的关键一环。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6月股东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将智能驾驶提升到比亚迪在三电领域相当水平。在智能驾驶的研发上,比亚迪已经投入4000多名研发人员,覆盖软件、算法、芯片、智能驾驶方案等方面,公司计划投入的资金达1000亿元,将用于生成式AI、大模型等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和绝大多数汽车公司相比,比亚迪投入的智驾研发人才都远高于同行,这也是王传福认为比亚迪能够在智能化领域后来居上的核心原因。

比亚迪还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将工程师的数量从目前的10万人增加到20万人,通过人海战术保持颠覆性的迭代能力。

一位负责智驾招聘业务的猎头向界面新闻指出,早年比亚迪招募人才学历及能力水平相对欠缺,无法适应当前智驾环境竞争需求,现急需具备智驾落地量产经验人才。目前,比亚迪仍持续对外招募高阶智驾人才,引援渠道包括造车新势力以及L4级别自动驾驶公司厂商。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