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零号湾再迎9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52亿元

此次签约企业预计达产后总营收超36亿元,税收超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产业。

上海闵行江川大零号湾。图片来源:上海闵行

记者 方卓然

6月17日,在“投资闵行月月签”江川路街道专场活动上,贝斡医疗、电气新能源、紫羚数智等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江川路街道,总投资超52亿元,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和高端制造等产业领域。

此次签约企业预计达产后总营收超36亿元,税收超亿元,将推动江川路街道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川位于黄浦江的门户和长三角的咽喉,是一个有着25.85平方公里面积的超大型街道,其面积比黄浦区(20.52)和虹口区(23.48)还要大。

作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发端于江川。

前不久,《关于加快“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已经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这是继2023年2月“大零号湾建设方案”发布后的又一利好,为闵行、“大零号湾”和江川的发展注入动力。

因为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大零号湾”牵引,闵行江川经济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3年,江川街道本级非房产收入同比增长47.21%,位列全区第二,完成区级收入9.22亿,同比增长34.02%;规上工业总产值对全区贡献度居首位。2024年仍保持较好的势头,1-5月工业产值保持正增长,服务业和商销都保持2位数增长,街道本级完成区级收入7.32亿元,增幅52.79%。

江川路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陆晓燕透露,在产业规划上,江川基于现状,确定了“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科技服务”四大重点产业发展领域。

当天,江川路街道在会上发布了“能源装备”和“生物医药”两大产业图谱,准备在原有产业基础上围绕这两个领域重点发力,通过产业专班化运作,建立产业联盟,搭建示范应用场景,延链、强链、补链、拓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图谱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这两大产业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更为后续的发展和营商环境的优化指明了方向。”陆晓燕说。

以能源装备为例,在被称为“老闵行”的江川路街道,沿着曾经的中华香樟一条街,既有“四大金刚”传统火电能装备生产企业,又集聚了上海电力股份旗下闵行发电厂、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供能企业,还有国电投系的成套院等能源装备国家队和凯士比泵等中外合资企业,一条路就完成了能源装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使用和出口。

与此同时,上海电气未来新能源产业板块,如电机厂“恒羲光伏”,汽轮机厂的“联合燃气轮机”、锅炉厂的“氢器时代”以及上海电气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能源有限公司等都已落地江川。

在江川街道的牵线搭桥下,电气新能源与闵开发合作开展零碳示范园区创建,以示范应用场景的建设带动地区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江川已经汇聚能源装备企业58家,2024年江川共落地的能源装备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额预计7.9亿元。

此次,君世电气与江川路街道、南滨江公司签署了三方协议。君世电气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在电力系统服务领域的专业技术优势将为区域能源装备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江川路街道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约 80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 95.3亿元。其中,医疗器械企业数量占比最高,约32%;化学药经济贡献最高,营收约80亿元。

江川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林艺表示,江川正融入闵行"三科之城"战略,依托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资源,聚焦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产业,加速产业集群发展。

陆晓燕说,产业布局上,江川聚焦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和科技服务四大领域,延链、强链、补链、拓链,在地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人才服务方面,致力于提供一流的生活配套和支持政策,打造高层次高能级的创新创业人才平台,推动产城人文一体化发展,全面建设一座现代化滨江新城。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