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们可能要失望了!招商银行、浙商银行均不销售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

50年特别国债利率定价低于预期。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韩宇航

6月17日,是备受关注的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分销日,但摩拳擦掌准备买入的投资者们可能要失望了。与此前30年期、20年期特别国债在个人投资者中掀起“抢购”热潮时的情况不同,多家银行都关闭了销售通道。

在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前,20年期、30年期特别国债已完成发行,两种期限的国债在招标结束确定利率后均进入分销阶段,由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开放销售。

然而界面新闻记者打开招商银行APP搜索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却发现页面显示“我行不参与此次50年期超长期国债的销售”。

浙商银行APP上也无50年期特别国债的相关信息。据媒体报道,浙商银行表示“按照6月14日50年期特别国债的招标利率,综合考虑50年期特别国债的市场风险,该行暂不销售50年期特别国债”。

6月14日,50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招标工作,根据招标确认的票面利率为2.53%。这一利率也让很多投资者直呼想不到,因为30年期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确定的票面利率为2.57%。

通常来说,为了补偿投资者承担的更长时间风险,期限更长的债券会有更高的利率,而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则出现了倒挂的情况,这一中标利率也大幅低于中债估值的2.58%。

一位公募基金的债券研究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从债券的定价逻辑来看,短债价格的运行一般依赖于货币政策利率,长债的价格运行则取决于经济长期增速预期。

在他看来,50年特别国债利率定价之所以于预期,首先反应的就是对长期经济增长的预期比较低,说明全市场的风险偏好都比较低。其次,反应的就是资产荒,尤其是从银行视角来看,信贷需求不足,贷款利率不断下调,信贷利率和国债利率的比价关系下,银行其实有更强的动力配置国债。

东吴证券研究所固收分析师李勇指出,市场供需、宏观经济状况和投资者偏好等因素会对曲线的形态产生影响。参与50年期国债的资金多为配置盘,例如寻求长期、稳定投资的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对于这类投资者来说,即使利率稍低,50年期国债也可能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选择,特别是在“手工补息”被严查后,保险公司可配置的资产变少,5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低于预期也侧面表明了目前“资产荒”的现象。

低于预期的发行利率也意味着风险。如此低利率入场的投资者极有可能面临“高位接盘”的风险。近期,人民银行多次就长期国债收益率偏低与居民购买特别国债公开发声,提醒投资者关注相关风险。

业内人士介绍,债券价格和市场利率往往呈现出负相关性,当市场利率下跌时,债券价格会上升。今年以来国债利率的持续下跌,推动了债券二级市场交易价格的上升。且久期越长,说明债券离到期时间就越长,受市场利率的影响也越大。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