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除了涨价更多品牌考虑本土化生产

欧盟这一措施不仅涉及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许多在中国生产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也将受到影响。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嘉欣

近日,欧盟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如果欧盟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该举措将从7月4日起生效。加征关税影响了在欧洲市场有出口业务的中国汽车品牌和一些在华生产的外资品牌。

此前,欧盟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为10%,加征关税导致的成本增加会使得这些汽车在欧洲市场失去价格竞争优势,部分汽车品牌已经开始考虑在欧洲本土生产,以此来应对高额关税的冲击。

作为中国向欧洲出口汽车最多的汽车制造商,上汽集团旗下品牌名爵今年前五个月的欧洲市场销量已经超过10万辆,欧盟表示将对其加征最高级别的38.1%的关税。据报道,上汽集团计划在欧洲生产名爵品牌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轻型卡车。

上汽集团在对欧盟关税回应的一份声明中表示,“随着上汽名爵在欧洲市场销量的日益增长,我们正计划将中国新能源技术、绿色工厂引入欧洲。”去年7月,上汽集团已经宣布要在欧洲建立首座工厂开启本土化生产,彼时正在进行选址工作。

另一家已经在欧洲建厂的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则将继续推进在欧洲的扩张计划。奇瑞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在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工厂开始生产电动汽车,同时还考虑建设第二座工厂来支持奇瑞汽车在欧洲的中长期计划。

奇瑞汽车副总裁兼欧洲业务总裁张建表示,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政策会对出口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奇瑞在欧洲本土生产汽车,此举有助于减轻加征关税所带来的部分影响。

此外,比亚迪在去年底宣布在匈牙利赛格德市建设一个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基地。

欧盟这一措施不仅涉及中国本土汽车品牌,许多在中国生产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等也将受到影响。

由Stellantis集团和零跑汽车合资的零跑国际于上月刚正式成立,零跑国际计划将于今年9月首先在欧洲开始销售,2024年底前将欧洲的销售网络拓展至200家。按照此前计划,面向欧洲的两款车型均在中国本土生产,再以整车出口的方式运往欧洲。

最新消息进展为,Stellantis集团CEO唐唯实(Carlos Tavares)表示,由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导致成本变化,集团与中国伙伴零跑汽车合作的部分电动车将调整生产地点。

有报道称,在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宝马MINI也将面临着被加征38.1%最高级别的关税,该品牌原定今年出口海外市场,关税提高后或将严重影响欧洲市场的销售。

去年9月MINI公布其全面电动化战略,宣布下一代两款MINI纯电动车型将在中国投产,由宝马集团与长城汽车合资的光束汽车将成为新车的全球首产地和主要出口基地。

至于仅在华生产的全外资品牌特斯拉,欧盟此次加征关税将其排除在外,表示适用于单独计算的关税税率。

特斯拉也在之后回应称,由于欧盟即将实施的关税政策,预计从2024年7月1日起对中国制造并在欧盟销售的Model 3汽车价格进行上调。具体价格并未公布,目前特斯拉德国官网在售的Model 3车型起售价为4.1万欧元(约为32万元人民币)。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