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经历了2023年的总票房回升之后,中国电影正在来到更平稳的发展轨道上。在今年上半年,中国电影不乏佳作与爆款,但也面临着用户习惯变化,以及技术迭代等挑战。在行业的调整期,从业者们也需要思考如何适应新的规律,生产适应下一阶段用户需求的电影产品。
6月16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光影之路 焕新启航”上,阿里影业总裁李捷、IMAX中国首席执行官孟丹青、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于冬、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副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等嘉宾就国产电影的当下与未来,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下一个十年,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我们还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于冬在论坛上提出的问题,也代表了这次讨论最核心的命题。
电影市场当前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观众继续回归影院,并且找到新的增量。根据灯塔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2023年中国大陆的人均观影频次上升到2.58次,但仍然低于2017-2019年的人均观影频次,分别为3.38、3.38和3.25。
李捷注意到,过去三年,类型题材在发生剧烈的变化,“观众的的价值主张,审美趋势以6到12月为周期有序变化,但电影的制作周期一般是2年到3年。这就必然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电影制作方怎样在长周期中契合、关注短周期的用户需求变化。”
面对长短周期的供给矛盾问题,他认为有几类电影具有抗周期性的特点,并且能够将观众拉回影院:品质上具有电影感,尤其是视听上的电影感的作品;大制作、工业化的电影;和个体命运和家国情怀相关,而不是架空虚构的电影。
在吸引用户的过程中,类型的更新与迭代也相当重要,虽然中国电影这几年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王长田认为,动画电影和科幻电影等类型在整个电影票房中所占的比例仍然太低,“以动画电影为例,美国这种发达市场能占到15%甚至20%。但在中国可能是7% 到8%,最高能到十几。”
从8%到15%,这意味着不小的增量。王长田认为发展动画电影应该是中国电影人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光线目前保持着每年两到三部的动画电影产能,而未来则希望年产量能够达到四到五步。而在科幻片领域,王长田则是宣布,光线传媒将会与三体宇宙联合出品全新的《三体》电影,并由张艺谋执导。
孟丹青则认为,多元化的内容供应是一个重点,IMAX公司曾经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地区进行体育赛事的影院放映,最终吸引到的用户有80%已经几年没有去过电影院。“可能很多年都没有来电影院看电影的用户,因为喜欢演唱会、体育比赛来到影院并且体验很好,下一次会想去影院看电影。”
除了国内观众的回归与发掘,另一条寻求增长的道路则是华语电影的出海。于冬谈到,“在类型电影上更加国际化的表达,可能是未来需要努力的。也希望中国电影实现在本国市场的形成盈利之后,能够在海外市场能够继续扩大影响力跟辐射力。”
在骄傲三部曲和胜利三部曲之后,于冬认为博纳下一步可能要做的是中国电影海外故事的三部曲,“这部分可能还有机会,让今天的观众耳目一新。”据他介绍,博纳正在开发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故事,对标《华尔街之狼》,以及国安题材的电影,对标的则是《谍影重重》。
除了类型与题材的尝试,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认为出海也需要继续投入到国际电影产业中去,成为其中的一员,“中国公司和中国的电影人要以积极、全面、开放的态度参与到整个世界电影产业的大循环当中。”
面向下一个十年,技术也在驱动行业的变化。作为最近风头正热的技术变革,AI引起了电影行业不小的期待和恐慌。据于冬介绍,博纳在今年已经成立了AI工作室,“从短片、形象,形成数字资产的积累。”
虽然AI已经成为了如今电影行业的显学,但王长田认为,“对AI的过多的期望是不现实的,同样恐慌也是不现实。”他认为AI很难颠覆电影行业,“AI是生产工具,但很难自主做出决策,来来自主进行生产。”
他发现在主流的电影工作中已经在应用AI,但实际运用过程中,AI目前还远远达不到电影级作品的要求,“(AI)要真正成熟,能够应用到电影中去,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而王健儿则认为AI不仅仅是工具,而是创作伙伴。上影集团今年举办了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在跟创作者交流的过程中,他确切地感受AIGC的强随机性带来的可能性,“创作者在用AIGC生成形象的时候,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但得到了他觉得很好的新形象。我们认为AIGC不可控,是因为我们认为自己的创意特别重要。这就是(AI)带来的一种创作,它不是一个工具去完成我要的东西,而是给我一个没有想到的东西。”
或许再过两到三年内,我们就能看到这种变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