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科创板坚持“硬科技”定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如何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图片来源: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 冯赛琪

6月19日-20日,2024年陆家嘴论即将在黄浦江畔举办,今年的论坛以“金融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为主题。

据悉,本届陆家嘴论坛将推出“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全体大会,除了主题讨论,论坛还将举办“科创金融工作室”,围绕“提升多层次资本流动,打造高能科创产业”、“优化全生态融资结构,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等议题展开讨论。

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有关科技创新的热词不断涌现,这一现象背后是国内市场对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的热切期盼,是追求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步步探索与尝试。

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资本市场应该如何发挥枢纽功能?以“硬科技”为底色的科创板已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成长了5年,接下来,科创板如何更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同时增强资本市场活力?

近日,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接受了界面新闻记者的专访,针对目前科技创新与资本市场双向互动的重点、难点,王涵分享了他的观察与建议。

界面新闻:科创板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力量,但仍然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您认为未来科创板应该怎么建设?怎么样与资本市场发展适配,服务好科创企业发展?

王涵:科创板对培育“硬科技”企业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强科创板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能力,助力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一是坚持科创板“硬科技”定位,优化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探索对申报科创板企业的研发投入金额、发明专利数量以及营业收入增长率设置更高标准,加强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成长性等指标要求。

二是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稳步推进科创板扩建扩容。发挥各级部门的政策协同合力,筛选出符合科创板要求的企业,建立科创板后备企业库,扩大科技型企业群体。发挥券商等金融机构投研优势,为科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条服务,科学评估企业价值,助力更多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完善科创板转板机制,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打通科创型企业转板的难点堵点,形成相互联通、层层递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市场生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

四是创新科创板金融产品,提升科创板吸引力。丰富科创板金融衍生品工具,完善科技创新指数体系,扩大对外开放通道,吸引外资流入,稳步扩大科创板影响力。

界面新闻:近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概念相关的产业链备受市场关注,新兴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可能会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

王涵: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已成为全球竞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亦是资本市场争相布局的重地,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一方面,新兴产业以独特的技术优势、创新潜力和市场前景备受投资者关注,吸引大量资本涌入,可以加速资源要素整合,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在政策上“加力加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新兴产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但是,新兴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也伴随一定的挑战。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要求高,企业竞争压力大,产品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企业易受到海内外资本市场波动的负面影响,造成企业价值和投资回报率的下降。

界面新闻:对于投资机构来说,面对新兴产业的崛起,如何平衡创新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王涵:投资机构应当立足国家重要发展战略,把准把牢投资方向,平衡业务创新与风险管理。

一是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有序推进投资业务。落实国家政策部署,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支持,找准赛道板块,建立专业的评估体系,吸引长期资本入市。

二是突出数智赋能投资,创新投资方式,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打造数字化投资服务平台,强 化风险控制能力,创新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服务模式,破解投资难题,整合配置资源,促进金融资本、产业资源、政策要素贯穿统一。

三是借助多层次资本市场,凝聚政府资金和社会资本,形成协力共赢的良性互动。在合法合规前提下,积极与政府、银行、保险等机构合作,探索“股贷债保”联动,支持创业投资基金、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等项目,合理分散风险,打通企业全生命周期投资链条。

界面新闻:如何打通“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王涵: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护航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成长。统筹发挥各板块功能定位,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提升对新产业的包容性和覆盖度,从政治性、人民性的高度有序推进资本市场治理。

强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大对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的支持,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引导相关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优做强;以市场化政策鼓励传统企业 通过并购等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产业转型;鼓励金融机构提升专业能力,以数字技术赋能投融资服务,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衍生品工具,丰富市场化直接融资工具箱。

发挥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的“双轮驱动”作用,引导政产学研合作推动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政府资金与天使、风投、创投、私募股权基金等社会资本联合进入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探索投资新模式,打造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和金融服务良性循环的生态圈。

界面新闻:新“国九条”和“科创16条”落地,如何保证落到实处?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王涵: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科创“十六条”等系列政策,提高资本市场对科创型企业的服务质效,可以进一步强化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上市方面,持续完善适应科创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制度。优化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精准识别科技型企业,引导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更多投入相关企业;适度降低科创企业上市门槛,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创企业上市开通“绿色通道”,探索建立科技型企业“白名单”。

二是并购重组方面,完善融资工具相关制度,培育壮大科创企业。鼓励科技型企业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并购重组,支持龙头企业立足主责主业,强化对产业链相关企业的整合力度,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三是退出机制方面,发挥资本市场优胜劣汰功能,引导要素资源更多向优质科创企业倾斜。优化不同板块差异化退市标准体系,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完善科创型企业分红和股权激励相关政策,提振投资者长期持有信心,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