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原副省长杨子兴被查:曾任两“虎”下属,7年前被中央处分

通报称,杨子兴在修正《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过程中把关不严,致使该条例部分内容严重违反上位法规定,对查处、制止违法违规开发项目督查整改不力,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负有领导责任。

摄影: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4年6月12日,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 甘肃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杨子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杨子兴是今年以来被查的第32名中管干部。

主政定西长达8年

公开简历显示,杨子兴为汉族,1959年10月出生,甘肃古浪人。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6年3月参加工作。

杨子兴早年是甘肃省武威中坝公社插队知青,1978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就读于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分配到甘肃省林业厅工作,从干事做起,1989年开始到2000年,先后担任甘肃省扶贫办副主任、主任等职。

杨子兴后调入陇南地区工作,2004年1月陇南市成立后,其担任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等职。2005年3月,杨子兴被任命为定西市委副书记,后当选为市长,2008年2月再成为定西市委书记。

获任市委书记时,杨子兴曾表态称,自己要以廉洁奉公的表率作用赢得定西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接受监督,廉洁从政,脚踏实地,尽职尽责。”

2013年11月,杨子兴调离工作8年多的定西市,升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正厅长级)。当时,甘肃省委组织部对杨子兴的评语是:“政治素质好,党性原则强,工作思路清晰,领导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周全,决策果断,敢于负责、敢于担当,善于应对复杂局面,组织领导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强,善于谋划发展全局。”

在离任会议上,杨子兴表示,在定西工作的8年是其工作经历中最丰富、最精彩、最难忘的8年。他连用五个“最”总结自己的工作,其中称,“最遗憾,由于水平所限,没有能够引领定西这艘航船在发展的长河中行驶得更快、更稳、更远。”

杨子兴主政定西8年,伴随着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其下属官员中也有多人落马。2017年4月,定西市政协原副主席彭双彦被查,其长期在定西工作,于2011年11月出任市政协副主席。2024年3月,甘肃省人社厅原副厅长位志荣被查。位志荣在2006年成为定西市委副秘书长,后曾担任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常务副市长等职,可谓杨子兴的左膀右臂。

杨子兴离开定西后,接任市委书记职务的张令平在2019年8月也已落马。张令平是杨子兴的学弟,同样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其案发导火索是岷漳地震灾民安置房出现质量问题。甘肃省纪委监委曾通报张令平“漠视群众疾苦,在灾民异地住房安置工程建设中,收受好处,放弃监管,导致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群众长期上访,影响恶劣。”

7年前被中央处分

2015年6月,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决定任命杨子兴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子兴在表态时曾表示,“我喝着黄河水长大,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其中14年在最困难的陇南、定西工作,走遍了困难地区的山山水水、沟沟岔岔,我对贫困群众的困难感同身受。”

当初,杨子兴升任省级领导后,作为下属和时任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产生更多工作交集。王三运于2011年12月调任甘肃省委书记,直至2017年4月卸任后赴全国人大任职。

2017年7月11日,原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王三运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审查。2019年4月,王三运因受贿6685万余元获刑12年。

杨子兴还曾是此前落马的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的下属。唐仁健在2017年4月至2020年11月任甘肃省代省长、省长。2024年5月18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唐仁健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2017年11月底,甘肃省政府召开领导班子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响专题民主生活会,杨子兴等在发言时一致表示坚决拥护党中央对王三运严重违纪问题的处分决定。唐仁健当时表示,要坚决彻底肃清王三运流毒和影响。

杨子兴担任甘肃省副省长期间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对外发出通报,对包括分管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副省长杨子兴在内3名副省级官员、以及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通报列举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包括: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在144宗探矿权、采矿权中,有14宗是在2014年10月国务院明确保护区划界后违法违规审批延续的,涉及保护区核心区3宗、缓冲区4宗;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150余座水电站中有42座位于保护区内,存在违规审批、未批先建等问题,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期间,《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历经3次修正,部分规定始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不一致,将国家规定“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沙”等10类活动,缩减为“禁止进行狩猎、垦荒、烧荒”等3类活动,而这3类都是近年来发生频次少、基本已得到控制的事项,其他7类恰恰是近年来频繁发生且对生态环境破坏明显的事项。

通报称,杨子兴在修正《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过程中把关不严,致使该条例部分内容严重违反上位法规定,对查处、制止违法违规开发项目督查整改不力,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负有领导责任,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遭受严厉问责后,2018年1月,杨子兴卸任甘肃省副省长,此后就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