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中企首次挤进全球工程机械商50强排名

它们分别是临工重机、同力重工、星邦智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田鹤琪

13家中国企业挤进最新全球前50强工程机械制造商榜单,相比去年增加3家,但多家企业排名下降。

6月11日,全球工程机械资讯集团KHL旗下《国际建设》杂志发布2024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Yellow Table。

榜单前十名分别为:卡特彼勒、小松、迪尔、徐工机械(000425.SZ)、利勃海尔、三一重工(600031.SH)、沃尔沃建筑设备、日立建机、杰西博、斗山山猫。

今年的榜一榜二,仍有美国企业卡特彼勒和日本企业小松蝉联。中国企业徐工机械则从上年的第三掉至第四;美国公司约翰迪尔从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三一重工下降至第六位,同比下降一位。

卡特彼勒销售额从上年的375亿美元上升到去年的410亿美元,所占榜单总营收的比例由16.3%扩大至今年的16.8%;小松的销售额有所提升,但其企业所占榜单总营收由去年的10.7%降低至10.4%。

图片来源:KHL集团

工程机械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被视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其主要包括挖掘机、铲土运输机械、起重机械、压实机械等设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采矿等领域。

据上述榜单统计,2023年全球前50强企业设备销售额达到2434亿美元,同比上升约5.5%,创历史新高。

全球工程机械主机厂商50强排名 图片来源:KHL集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榜的中国企业数有所提升,首次上榜的企业分别是临工重机、同力重工(834599.BJ)、星邦智能,排名分别为34位、43位和50位。

临工重机成立于2012年2月,位于山东济南,公司聚焦矿山开采设备、高空作业机械、特种机械、关键零部件等板块。

星邦智能成立于2008年2月28日,坐落在中国工程机械之都——湖南长沙,公司专注于各类高空作业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在上个月KHL集团旗下《国际高空作业机械》杂志发布的“2023年全球高空作业机械企业20强”榜单中,星邦智能从第11位跃升至今年的第10位。

同力重工专业从事矿用自卸车的制造,公司于2004年成立,位于陕西省西安市。

整体看,中国企业排名下降的共有7家。其中,福田雷沃排名下降七位至第49位,下降幅度最大,2023年销售额为6.78亿美元,同比下降1.6%。

山河智能(002097.SZ)排名下降四位至第41位;柳工(000528.SZ)排名19位,中国龙工(03339.HK)排名32位,均较上年下跌两位;铁建重工(688425.SH)排名下降一位,位列37位。

中联重科(000157.SZ)和山推股份(000680.SZ)排名未发生变化,分别位列12名和31名。

除新上榜的外,中国高空作业机械生产商浙江鼎力(603338.SH)成50强榜单中唯一一家排名上升的中国企业,由上年的40位上升至今年的39位。该公司建于2005年,主营智能高空作业装备,2021年首次上榜。

纵观全球其它市场,北美区域发展势头强劲。据工程机械行业研究机构Off-Highway Researc统计,2023年北美工程机械销售台量约是33万台,比上年增长8%,再创该地区的销售纪录。

欧洲的主机厂商利勃海尔位列第5,另外两家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沃尔沃建筑设备和杰西博。

最新榜单中,日本企业有三家落榜,分别是加藤、爱知和古河,它们去年位列48-50名。

营收占比 图片来源:KHL集团

Yellow Table根据前50强公司所在的地区进行划分,亚洲地区销售额占比由上年的44.8%降至42.8%;北美地区27.2%上升到29%;欧洲从去年的27.5%上升至29%。

分国家看,美国的工程机械企业销售额占比最高,达28.6%;其次是日本的19.9%;中国第三,销售额占比为17.2%,较上年下滑1个百分点。

今年2月,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在发布2023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指出,2023年机械工业外部市场压力与自身结构性矛盾叠加,中国机械工业行业经济运行仍面临需求不足、账款回收难、价格下降、外贸市场波动、内部发展不均衡等困难和问题。

他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恢复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行的特点,国内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机械产品市场不旺。近年来,机械工业应收账款持续快速增长,应收账款规模大、回收期长成为影响企业资金周转和生产经营的突出问题。

同时,产能快速上升而有效需求不足,机械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加上议价能力较弱等因素影响,机械产品出厂价格持续下降且降幅不断加深。

此外,受全球供应链修复形成贸易挤压,发达经济体复苏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机械工业外需市场下行压力持续。 

KHL预计,明年50强榜单企业的销售额可能会下降。因为2024年的销售额跌幅很可能高于往年,北美市场不见得像2023年一样强劲。

KHL还称,虽然销售总额可能会从历史的至高点下降,但是总销售额几乎仍站在历史高位上。对于全球前50强主机厂商产品的需求不会消失。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