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国内乘用车生产创历史新高,新能源车出口同环比双降

当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回暖,环比增长11.4%至171.0万辆。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记者 | 杨诗涵

6月11日,乘联会发布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当月乘用车生产199.7万辆,环比增长0.5%,较2023年的历史同期高点199万辆高出0.7万辆,创历史新高。自主品牌生产仍是同比增长主力,提升18%;合资品牌生产同比持续下滑,最新跌幅已经来到24%。

当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回暖,环比增长11.4%171.0万辆。报告指出,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实施、车市新品价格战阶段性降温以及保价回购措施出台,前期市场观望群体的消费热情被激发,5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进入相对较好的发展阶段

报告称,由于5月生产相对谨慎零售复苏推动形成厂商产量低于批发3万辆,国内批发低于零售6万辆的去库存走势。

伴随库存稳健调整,电动化转型给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也在演进。5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4.2%,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改变也发生在零售端,当月常规燃油车零售同比下降23%

类似的趋势还反映在汽车品牌前十榜单上,凭借燃油车型一度雄踞高位的合资汽车制造商,最新的零售销量仍难走出低谷。其中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和广汽丰田同比跌幅均为两位数,更为弱势的一汽丰田当月市场份额已经跌出排名。

国产品牌方面,比亚迪增速虽较上月有所放缓,但仍以15.7%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奇瑞和吉利分别维持上月接近60%和超过30%的同比高速增长态势。

具体到造车新势力,受到小米、蔚来、理想问界等汽车公司同环比较强的销量表现拉动,当月新势力零售份额达到16.3%,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从动力形式看,当前纯电动批发销量仍占据主力,但问界、理想等品牌主推的增程车型增长势头较好,当月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05%,远超纯电和真插混车型。

与此同时,电动汽车不同车型级别的销量正出现分化,反映出良好的消费升级态势。5月中型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42%,占纯电动份额36%。小微经济型电动车市场回落,其中小型车批发销量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今年总体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年末强势增长特征,但新能源车出口在5月出现了罕见的同环比都下滑的情况。5月新能源车出口9.4万辆,同比下降4.0%,环比下降18.8%。占乘用车出口24.8%,也较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

乘联会指出,虽然近期受到外部国家的一些干扰,但长期看新能源出口市场仍然向好,前景光明。在反补贴调查的影响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出口欧洲的步伐放缓,部分制造商瞄准产业基础水平相对落后、市场需求稳步增加的南美地区,比亚迪、长城、奇瑞、哪吒等公司在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巴西已有布局。

一位汽车营销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本地化是出海品牌的首要策略,南美高原地形偏多,上述汽车制造商普遍选择有针对性地改善底盘悬架性能,以及提高输出动力。

进入半年收官期,各汽车公司冲刺销量业绩的意愿将更加强烈。展望6月,报告预测中国乘用车出口仍会保持良好增势。而在国内市场,今年夏季自驾游火爆程度可能持续提升推动私车自驾等个性化、低成本出行方式,加之春季新车降价潮结束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共同促进购车热度延续。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