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印度大选莫迪“虽赢但输”,改革预期破灭折损经济前景

全球资本看好印度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必要因素就是莫迪政府拥有的空前政治权威,以及这种政治权威催生的改革预期。在悬浮议会、盟友掣肘、地方分权的背景下,莫迪政府推动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

当地时间2024年6月4日,印度,持续六周共分七个阶段进行的印度大选投票结束。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毛克疾

印度大选今天(4日)启动计票,目前看虽然印人党(BJP)所在的“全国民主联盟”(NDA)依然能够胜选,但却远没有取得预期的狂胜,反对党联盟“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反而取得突破式的进展。虽然人民院543个参选席位的计票结果目前还没有完全结束,且可能出现局部调整,但总体形势已基本明朗:

印人党虽然小赢,但却如同输了,简直可以称之为“虽赢但输”。与印人党宣称的赢得400席和大部分出口民调预测的赢得350席相比,NDA本次大选最多只能拿下300席,与2019年的352席相比,损失可能超过50席。这意味着,虽然NDA席位过半,且能够成功组阁,莫迪也大概率能够第三次出任总理,但印人党未来四年却将迎来完全不同的前途和命运。

一是印人党单独赢得席位仅240席左右,低于2014年的282席,更是低于2019年的303席,最重要的是没有超过272席的半数席位。这意味着印人党无法单独组阁,必须依靠泰卢固之乡党(TDP)、人民党联合派(JDU)等友盟中的至少三个才能维持执政联盟。这种局面对于印人党来说宛如晴天霹雳,因为友盟不仅可以凭借自身不可或缺的地位对印人党坐地起价,分享内阁部长的实权任命,还大概率会在印人党第三任期中持续对莫迪政府讨价还价,造成全方位的掣肘。从这个角度上看,印度政治可能再一次陷入“悬浮议会,议而不决”的治理噩梦。

二是反对党联盟INDIA取得令人意外的230席,远高于国大党联盟2019年的92席,也高于绝大多数出口民调150席左右的预测。国大党有望单独获取100席,较2019年的52席几乎翻番。这对于2014年以来就处于颓势之中的国大党来说是“爆炸级”的好消息,意味着国大党暂时摆脱了被边缘化的风险,重新回到全国性主流政治舞台。与此同时,国大党经过“莫迪十年”的炼狱打磨,在选举策略、政治策略上也不断吸收了不少印人党长处,比如新媒体工具、优势,未来普遍出现“趋同进化”,印人党的优势被进一步侵蚀。

三是从邦级选情看,以NDA丢失席位较多的北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为例,印人党是这两个地区丢失选票最多的政党,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技术原因。在从前反对派是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印人党在不少地区往往赢得40%至45%的选票就能赢下一席,而尽管其他政党相加总额达到55%至60%,但依然难以摆脱失败的命运。而在2024大选中,由于国大党领衔INDIA联盟有效协调,原本分散在多个反对派的选票被集中起来,在数量上压倒印人党的单独多数。这表明,出现INDIA这样的大联盟,是其他党派被印人党压制到极致后抱团反抗的结果。虽然这个靠“反印人党”起家的大联盟未来能走多远还不好说,但这至少证明印度内政的钟摆效应依然有效,在基本面没有出现重大改变的情况下,集权到极致就会向分权方向回摆。

四是印度今天股债汇三杀暴跌的原因在于改革预期破灭。在印度当前政治体制下,莫迪政府如果想要推动触及既得利益的深刻改革,释放印度经济内生活力,就必须获得政治上的权威。全球资本看好印度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必要因素就是莫迪政府拥有的空前政治权威,以及这种政治权威催生的改革预期。在悬浮议会、盟友掣肘、地方分权的背景下,莫迪政府推动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反而被迫从产业基建引领的增量战略回到福利消费的存量战略,这必然折损印度经济前景。由于莫迪政府短期内无法进一步深化亲资本、亲市场的经济改革,这与此前过高预期形成强烈反差,导致印国内外资本逃离过程中出现踩踏式崩盘。

五是印人党在本次大选中的表现和印度在全球舞台上的表现构成了一组绝佳的隐喻。印度和印人党非常相似,虽然实力都挺强,也都值得重视,但是他们肯定都不如自己吹嘘的那样强大,导致外界在评估印人党和印度的时候都倾向于过高估计他们的实力和潜力,并给予了超规格的待遇。正是因为印人党控制了国内舆论,导致本次大选的出口民调几乎全部高估印人党选情,而美西方几乎控制了国际舆论,特别是涉及经济金融的舆论场,造成国际社会一致高看印度。那印度真实水平怎么样?印人党在这次选举中的表现其实为我们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 本文作者为南亚问题专家。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