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10亿,力拓将在西澳试点低碳钢铁生产

该技术有望比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减少高达95%的碳排放量。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匡达

界面新闻见习记者 | 田鹤琪

全球矿业龙头力拓集团在推进低碳减排方面有了新投资。

6月4日,力拓宣布将投资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6亿元)在西澳大利亚州建设一座工业实验设施,进一步评估低碳炼铁工艺BioIron™生物质炼铁技术的效率。

该工业实验设施将建在珀斯南部的罗金汉战略工业区。在此之前,力拓已在德国一个小型中试厂成功试验了这一创新炼铁工艺。

BioIron技术在钢铁生产过程中使用生物质和微波能代替焦煤,将皮尔巴拉铁矿转化为金属铁。如果与可再生能源和速生生物质碳循环相结合,BioIron有望比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减少高达95%的碳排放量。

微波是指频率在300兆赫至300千兆赫的电磁波,微波能是一种新型的加热能源。

在去年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力拓集团首次在中国展示了BioIron™力拓生物质炼铁技术。

过去,炼铁炼钢行业一直使用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导致钢铁行业碳排放占全球总排放量的8%左右。为了减少钢铁冶炼过程中的碳排放,力拓开发了此款生物质炼铁技术。

本次开发的BioIron工业实验设施将包括一座中试工厂,规模是此前德国中试厂的十倍。这一钢铁生产工艺也将首次进行半工业实验,预计每小时可生产一吨直接还原铁。该设施将为BioIron技术扩展至更大规模的示范工厂提供必要的评估数据。

该中试工厂由力拓与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美卓(Metso Corporation)和西澳大利亚工程公司Sedgeman Onyx联合设计。相关设备的制造将于今年启动,预计于2026年投产。相关工程预计将创造多达60个建筑工作岗位。

BioIron工业实验设施将雇佣约30名全职员工,附属的设备测试区用于支持BioIron技术的进一步大型化。该项目会培养一批钢铁碳减排领域的专业人才,为西澳大利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支持。

近年来,力拓在推进低碳减排方面开展了多项举措。

2020年2月,力拓发布计划称,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2021年10月,该公司计划到2030年将直接碳排放量减少50%,这一减排目标比之前目标高出三倍。此外,力拓表示到,2030年末,将花费约75亿美元来减少所谓的范围一和范围二的排放——来自采矿作业和电力消耗。

2022年9月20日,力拓宣布加入“先行者联盟”(First Movers Coalition)。这是一项旨在将零碳技术与供应链商业化的全球倡议。在这一倡议中,力拓承诺为其航运船队购买更多零排放燃料,并更多地与在航运和航空业使用零排放燃料的供应商合作。

两天后,力拓又与中国首钢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以研究、设计和实施钢铁行业价值链的低碳解决方案。

双方合作将集中在低碳烧结技术、高炉和转炉优化,以及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等领域。此外,计划利用各自在研发、技术、工艺、设备、物流和行业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合作推进降低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减少碳排放的共同目标。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