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将于5月30日正式建立

2024年5月30日,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正式签署《关于建立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这将标志着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4年5月30日,中国—中亚应急管理部长级会议将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正式签署《关于建立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这将标志着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5月27日,应急管理部就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建设情况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国际合作司司长王满达介绍,早在2022年,我国倡议建立中国—中亚应急管理合作机制时,就得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为中国—中亚关系开启了新的纪元,其中一项重大成果,就是为应急管理领域务实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六国应急管理部门顺势而为、加紧推进,着力打造区域应急管理合作新平台,助力各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安全生产监管、综合应急救援能力,深化跨境救援协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本国本地区高质量发展。

此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将开展油气管道事故应急处置实训演练,由中国和五个中亚国家共同派出100多名专业救援人员共同参加。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陈奕辉介绍,这是落实“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交流机制的具体举措,为推进中国和中亚五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目的是让中国和中亚五国进一步提升油气管道的联合应急处置的能力,为中国—中亚油气管道输送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

“将来,中方计划同中亚伙伴一道,实施洪涝灾害防治和地震救援‘守望计划’,研究制定重大灾害互助预案。” 王满达介绍,中方还计划与中亚国家探讨建立边境地区突发事件信息交换机制和边境地区森林草原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更好保护边境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华开展高级指挥人员、安监执法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培训,助力各国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协助有关国家试点建设多灾种监测预警网络,提高科技防灾减灾能力。

“上述项目均已列入中方去年宣布的‘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14项合作举措。” 王满达指出,这14项举措涉及技能提升、救援实战、科普宣传和交流互鉴,旨在通过“小而美、惠民生、见效快”的务实项目,助力包括中亚国家在内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为各国和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下一步,我部将以‘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防治和应急管理国际合作机制为主平台,通过构建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深化周边重点国家双边合作,促进共建国家双边和三方、多方合作,与国际和区域现有合作机制互为补充,协同增效,共同为地区和平发展贡献力量。” 王满达说。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