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顶级祖母绿展落地上海的全过程

如何从宝石世界、精湛工艺和珠宝艺术史三个领域出发去讲述一个祖母绿故事?

梵克雅宝,项链,1980年代,黄K金,钻石,凸圆形切工哥伦比亚祖母绿(54.92克拉),G. Torroni SA

记者 | 乔琪

在上海淮海路上的一栋新古典主义建筑中,从全球多地搜集而来的150件(或组)祖母绿相关藏品正在展出。这个展览由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举办,而这栋新古典主义建筑正是历峰双子别墅,为这家珠宝艺术文化中心的所在地。

该展览名为“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于5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展程将持续五个月,一直到2024年国庆期间。

这场绿色的视觉盛宴荟萃了全球各大博物馆慷慨惠借的琳琅展品,还有梵克雅宝、宝诗龙、卡地亚等珠宝世家的典藏之作,另有Gemfields矿业公司,以及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等私人收藏家和机构借出的各式各样的祖母绿展品。“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从规模上看可能也是国内珠宝展中少有的。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是一家致力于全球珠宝艺术文化传播、交流和知识普及的机构。该机构由高级珠宝世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全资赞助,但二者彼此间又互相独立经营。

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总部位于法国巴黎,并在中国香港、上海和阿联酋迪拜分别开设永久中心。其中,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于2023年9月底正式开幕。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在上海举办的第二个展览。在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间,L’ÉCOLE曾选择了一个法国私人藏家收藏的数百枚男士戒指作为开幕展览,率先与上海公众见面。

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Giulietta Yu女士对界面新闻表示,“这个展览是很完整的,因为它跨越了三大经纬,包括了(祖母绿的)宝石世界、精湛工艺和珠宝艺术史。”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分为两层空间。在一层展览入口处,策展方以祖母绿的地质成因作为切入点,呈现了大量从世界多地不同机构借来的矿石藏品,帮助观者充分辨识祖母绿与绿色绿柱石的区别。

祖母绿与绿色绿柱石属于两类不同的绿柱石矿物。祖母绿的致色元素主要为铬、钒等化学元素,而绿色绿柱石的颜色来自于铁元素。后者比前者在大自然界更为常见,也更为巨大,颜色也更浅。

在展览入口的左手边墙壁上,策展方展示了30个出土于莫桑比克、巴基斯坦、阿富汗、美国、中国四川等世界各地矿区的各种绿柱石。

而右手边的一面墙上则展示了同样来自全球多地的祖母绿矿石标本,其中有来自中国云南大丫口和新疆达布达尔矿区的精美矿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祖母绿矿标中,有一件顶级矿标是从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矿物学博物馆借出,属于法国“国宝级”藏品,此前从未外借给其他国家办展。

基岩上的祖母绿晶体木佐山谷,东科迪勒拉,哥伦比亚
现藏于巴黎高等矿业学院矿物学博物馆 - PSL (ENSMP 6334)
© Musée de Minéralogie Mines Paris - PSL / E. Gaillou

进入展览深处,观者还能看到祖母绿宝石的加工技艺与切磨方式。祖母绿脆弱的物理特性使宝石切磨颇具挑战,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透过图文的方式展示了“祖母绿切割”工艺的原理和由来。

同时,一些标志性的祖母绿珠宝作品也在同一空间展出,通过观察祖母绿宝石作品的颜色、净度与光泽,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多种加工切磨技术对祖母绿宝石的加成。

例如,一件来自梵克雅宝1980年代问世的祖母绿宝石项链,以哥伦比亚产的祖母绿宝石为主石,用黄K金打造项链,辅以钻石镶嵌。其中5颗祖母绿主石采用凸圆形切工,更显圆润通透,是经典之作。

梵克雅宝,项链,1980年代,黄K金,钻石,凸圆形切工哥伦比亚祖母绿(54.92克拉)
G. Torroni SA

值得注意的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在一层展厅还搭建了一个展区,放置了四台显微镜,其中两台显微镜下展示的是天然祖母绿裸石,另有两台展示的是人工合成祖母绿。这两颗人工合成祖母绿分别由助熔剂法和水热法两种技术制成。观者通过显微镜放大这些标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们各自内含物的显著差异,以此感受天然和人工合成祖母绿的区别。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矿标比对、显微镜下放大观察,以及加工技艺和切磨方式的展示……这些多样的形式旨在帮助观众更充分的理解祖母绿宝石学特性及其工艺,这也是L’ÉCOLE在全球范围内举办各式各样主题珠宝展的核心理念之一。

Giulietta Yu告诉界面新闻,“去年做的男性戒指展览更多是放在珠宝艺术史的部分。它没有太多的宝石,它也没有太多的精湛工艺,更多是讲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文化跨越。”

相比之下,“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的内容显然更为全面。

在充分讲述了祖母绿宝石学和工艺之后,观众跟随展览的动线走到二楼,将看到从西方到东方,从公元4世纪至今的祖母绿传世佳作。整个二层展区分为三个部分,通过影像纪录片、珠宝作品展示、文字介绍、语音导览的方式为观者讲述历史上影响祖母绿的财富、工艺与文化。

文艺复兴时期带翼龙形吊坠,16世纪晚期,哥伦比亚祖母绿、珐琅、黄金
私人藏品,鸣谢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凹雕祖母绿肖像,18世纪,祖母绿、钻石、黄金、银
私人藏品,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而谈到祖母绿珠宝史,穆斯林世界是一个无法绕开的文明。在历史上,随着哥伦比亚祖母绿贸易兴起,最为精美绝伦的祖母绿宝石往往藏于奥斯曼、波斯、以及莫卧儿王朝的穆斯林王公贵族之手。

在穆斯林珠宝收藏中,祖母绿是迄今为止数量最多的宝石,这主要是因为绿色在穆斯林文化中是一种神圣的颜色,它往往与幸福、财富、水源、天堂及希望相关。因此,祖母绿成为了穆斯林贵族眼中最重要的宝石。

迄今被发现的最为美丽非凡的祖母绿雕刻作品几乎都诞生于莫卧儿帝国时期。该王朝起源于中亚和波斯地区始木儿帝国,在1526年至1857年间统治印度。在莫卧儿帝国的推波助澜下,祖母绿宝石雕刻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细程度。

这种艺术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在几个世纪影响到了西方文明。回看20世纪西方珠宝艺术,可以看到其深受伊斯兰艺术的影响,其中雕刻祖母绿更是这股风尚的典范。一方面,在东西方贸易兴起的大背景下,西方珠宝商不远万里前往印度购买宝石。

卡地亚,Birds and Treef胸针,约1935年,祖母绿、钻石、红宝石、蓝宝石、铂金
私人藏品,鸣谢 Albion Art Jewellery Institute

卡地亚于1920年代在德里开设办事处,进口莫卧儿风格的树叶、花卉,及水果形雕刻宝石,这在后期演变为如今珠宝设计中标志性的“水果锦囊”造型。这股风潮由卡地亚带起,后来又影响到了其他西方珠宝商。

贸易是双向的。同一时期,印度大公们也带着祖母绿宝石前往伦敦与巴黎,委托顶尖珠宝大师创作融合西方时尚和传统印度珠宝风格的新作。在这个过程中,流行于印度的水滴形、圆珠形或凸圆形等祖母绿切磨风格流入西方,对西方审美风潮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催生了众多20世纪的珠宝杰作。

Marcus & Co “Jabot Pin” 风格别针,约1920年,铂金,钻石,缟玛瑙,祖母绿
Faerber典藏 © Faerber-collection Katharina Faerber

总体上看,“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是三大学科跨越的集大成者,它要求主办方和策展人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学科融合的能力,在进行大量的、详尽的学术研究和史料搜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在全球相关领域调动资源的能力。事实上,这也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希望通过这个展向中国公众展示的能力之一。

“我们去年用‘男士戒指:Yves Gastou传奇珍藏’展览开学,是让大家知道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不是一个品牌用来做市场营销的工具。我们选用了一个简单的、中性的展览去打开这扇窗,让大家来探索珠宝文化。”Giulietta Yu坦言,“今年我们认为应向观众星现一个更加完整地覆盖L’ECOLE珠宝艺术中心三大课题经纬的展览,因此,我们想到了 ‘祖母绿’。”

而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反复提到的“三大经纬”,实际上对应的就是该机构自主开发的一套覆盖“宝石世界”、“精湛工艺”和“珠宝艺术史”三大课题经纬。

这套课程体系是L’ÉCOLE如今得以立足于全球珠宝界的根本,其一个大显著的特点就是“有教无类”。界面新闻曾报道,在全球范围内,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每月开设约二十门课程。这些课程难易程度不同,但可以满足珠宝专业人士、收藏家、爱好者以及普罗大众等所有人群。

L’ÉCOLE为了这三大课题经纬,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大量职业背景多元,专业知识过硬的讲师。他们有的是珠宝艺术史学家、宝石学家、珠宝大师,也有宝石镶嵌师、模型工匠、绘图导师、漆艺工艺师等能工巧匠。

梵克雅宝,Hindu 项链,1949年,铂金、祖母绿和钻石,原为印度巴罗达大公夫人所有
Faerber 典藏 © Faerber Collection Katharina Faerber

在这一基础之上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这样的展览无疑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三大课题经纬的另一集大成者。事实上,这样一场展览往往要耗费L’ÉCOLE团队长达数月或十数月的时间进行准备,其中又涉及各地分中心与巴黎总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时候甚至要跨多个地区中心协调资源。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在落地上海以前,其实先于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在阿联酋迪拜举办了全球首展。但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策划上海巡展的时间要早于迪拜展开展的时间。

Giulietta Yu表示,“在策展的时候,我们已经也有想法说迪拜要做这个展,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做祖母绿?因为如果等到它这个展开始展了,我们再去策划,时间就非常紧张。”

上海“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的策展人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讲师、研究员Marie-Laure Cassius-Duranton女士,她既是宝石学家,也是艺术史学家。

之所以选择Cassius-Duranton女士担任策展人,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团队的一大考量是她能够为这场展览带来更扎实的祖母绿相关科学内容的呈现。这在展览第一部分祖母绿起源和矿标的展示部分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古书中记载的祖母绿宝石信息

另一方面,她又能够较好的接纳和吸收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信息,将其更好地融合进展览当中。

Giulietta Yu提到,“包括跟文明互鉴的部分,祖母绿三度来到中国,以及包括我们要把这部分用影片的方式呈现,这都是我们双方要去探讨的。”

通过补充祖母绿矿石以及珠宝在中国发现和发展的内容,“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在事实上完成了“在地性”的目标。在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团队专门制作的展览相关展册中,介绍了中国在1990年代发现的首个祖母绿矿床——云南大丫口祖母绿矿床,以及我国发现的第二个具备经济价值的新疆达布达尔祖母绿矿床,还提到了这两个矿区产出的祖母绿矿石的特点。

其实,兼顾在地珠宝文化是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在全球多地开枝散叶的另一大使命。肩负传播珠宝艺术文化使命的同时,该机构也试图通过多种形式建立中西方文明对话的全新方式。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除了办展,L’ÉCOLE也计划逐渐开设更多与中国、东方珠宝有关的课程。2023年9月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香港)董事总经理Olivier Segura就透露,L’ÉCOLE计划在中国开设一门与玉相关的新课程。

目前,这门课程仍在开发过程中。Giulietta Yu坦言,这门课程的开发过程充满了复杂的挑战。这与玉石缺乏统一的、可量化的鉴定标准有关。这与钻石、红宝石等其他一些更流行于西方市场的宝石不同,后者已经有较为认可的国际标准进行鉴定。

“所以在这个课程开发的过程中(L’ÉCOLE)就发现,到底用哪一套标准(来鉴定玉石)是可以被接受的。”Giulietta Yu表示,“所以我们现在也在重新梳理这个课程。这从另外一个角度其实也反映了L’ÉCOLE在治学方面的严谨性。”

从各方面来看,“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与法国珠宝艺术领域人才的充分交流和融合,也是两国珠宝从业者和专业人士以治学之态表达对两国珠宝艺术、文化、历史的尊重。因此,该展览也成为第18届“中法文化之春”的特别活动之一,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见证中法两国文化艺术互鉴,共襄珠宝与艺术的双重盛宴。

“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展览© L’ÉCOLE Van Cleef & Arpels

展览信息:

主题:“尚绿之境:探索祖母绿世界”

时间:2024年5月24日至2024年10月7日

地点:L'ÉCOLE珠宝艺术中心(上海)淮海中路796号,历峰双子别墅

来源:界面新闻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打开界面新闻APP,查看原文
界面新闻
打开界面新闻,查看更多专业报道

热门评论

打开APP,查看全部评论,抢神评席位

热门推荐

    下载界面APP 订阅更多品牌栏目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打开